作蚕丝

〔南北朝〕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作品简介

《作蚕丝》是南朝女诗人鲍令晖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春蚕自喻,借蚕吐丝至死方休的特性,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前两句“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以拟人手法写蚕的深情;后两句“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升华主题,展现为爱无悔付出的决心。全诗语言简练,比喻精妙,情感炽烈,是南朝乐府民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翻译注释

翻译

春蚕不应老去啊,日日夜夜都怀着情丝。

何必吝惜这微小的身躯燃尽,缠绵的情意自会有相逢之时。

注释

(1)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2)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3)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全文拼音版

zuòcán
chūncányīnglǎozhòucháng怀huái
wēijìnchánmiányǒushí

作者介绍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南朝宋著名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郯城)人。才子鲍照之妹。出身寒微,有才思,诗风清丽婉转,尤擅拟古与闺情诗。钟嵘《诗品》评其诗“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作品多散佚,今存诗仅七首,载于《玉台新咏》。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有重要地位的女诗人之一。

相关推荐

剑客

〔唐代〕齐己

拔剑绕残尊,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夜别韦司士

〔唐代〕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两同心·楚乡春晚

〔宋代〕晏几道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