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九首(并引)

〔唐代〕刘禹锡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作品简介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的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作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也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竹枝词九首·其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竹枝词九首·其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竹枝词九首·其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竹枝词九首·其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竹枝词九首·其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竹枝词九首·其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竹枝词九首·其八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注释

(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2)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

(3)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4)山桃:野桃。

(5)上头:山头,山顶上。

(6)蜀江:泛指四川境内的河流。

(7)衰:凋谢。

(8)瀼西:今重庆奉节瀼水西岸。陆游《入蜀记》:“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

(9)縠文: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10)兰桡:船桨的美称。语从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yì),斫冰兮积雪”中的“兰枻”化出,南朝宫廷诗中多有使用。

(11)狂夫:女子对丈夫的称呼。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12)万里桥:故址在今成都南门锦江上。

(13)永安宫: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蜀汉章武二年(222),蜀先主刘备自猇(xiāo)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

(14)城西门:此当指奉节城西门。

(15)滟滪堆:瞿塘峡口江中的巨石,亦作“犹豫堆”“英武石”,今已炸毁。

(16)瞿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17)嘈嘈:水的急流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

(18)等闲:无端。

(19)巫峡: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湖北省巴东县西。

(20)个里:这里,其中。

(21)云间:指云雾缭绕的高山。

(22)银钏金钗:妇女佩戴的手镯和首饰,这里借指盛装妇女。

(23)长刀短笠:男子的劳动工具,这里借指男子。

(24)烧畬:烧荒种地。

全文拼音版

zhúzhījiǔshǒubìngyǐn
báichéngtóuchūncǎoshēngbáiyánshānxiàshǔjiāngqīng
nánrénshàngláiběirénshàngdòngxiāngqíng
èr
shāntáohónghuāmǎnshàngtóushǔjiāngchūnshuǐpāishānliú
huāhóngshuāishìlángshuǐliúxiànshìnóngchóu
sān
jiāngshàngzhūlóuxīnqíngráng西chūnshuǐwénshēng
qiáodōngqiáo西hǎoyángliǔrénláirénchàngxíng
chūsān竿gānchūnxiāojiāngtóushǔzhùlánráo
píngkuángshūzhǐjiāzhùchéngdōuwànqiáo
liǎngànshānhuāshìxuěkāijiājiāchūnjiǔmǎnyínbēi
zhāojūnfāngzhōngduōbànyǒngāngōngwàiqīnglái
liù
chéng西ménqiányànduīniánniánlàngnéngcuī
àonǎorénxīnshíshǎoshídōng西lái
tángcáocáoshíèrtānzhōngdàoláinán
zhǎnghènrénxīnshuǐděngxiánpínglán
xiácāngcāngyānshíqīngyuánzàizuìgāozhī
chóurénchángduànyóuláishìshēngbēi
jiǔ
shānshàngcéngcéngtáohuāyúnjiānyānhuǒshìrénjiā
yínchuànjīnchāiláishuǐzhǎngdāoduǎnshāoshē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代〕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