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台怀古

〔清代〕廖燕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岭南的山岭上,还留存着祭拜汉朝的高台,远望东南方向,半边江山在视野里豁然展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命运让那位曾任泗水亭长的刘邦最终占据了帝王之业,而有人从南方炎热之地崛起,也展现出称霸天下的才能。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日月在天空中运行,仿佛随着大地转动,蛟龙冲入大海,掀起的潮水又滚滚回卷。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山川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宏大的图谋与霸业,栏杆之外,时常能听到如雷电环绕般的壮阔声响,中国有雄图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传不绝。

注释

(1)粤王台:即越王台,赵佗所建。秦亡,赵伦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赵佗又自立为南越武帝。汉文帝时,赵佗接受汉使陆贾的劝告,上书称臣。

(2)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峤(qiáo),尖而高的山。

(3)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

(4)东南半壁望中开:东南半壁,即东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岭南。这句说,(登台远望)东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现在眼前。

(5)命归亭长占王业:这句说,命远注定要归刘邦得占王业,统一天下。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

(6)人起炎方见霸才:这句说,赵佗崛起于南方,也显示出有称霸一方的才能。人:指赵佗;炎方,南方。

(7)日月行空从地转:这句说,日月在天空运行,是从地下转过来的。日月,暗合“明”字。隐括含意是:抗清斗争还在继续,复明仍有希望。

(8)蛟龙入海卷潮回:这句说,蛟龙入了大海,还会随着潮水卷回。这句是上句的同义反复,隐括含意是:失败的抗清势力还会复炽,希望有朝一日,局势会出现转机。

(9)山川自古雄图在:这句说,中国有雄图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传不绝。山川,此代指中国。

(10)槛外时闻绕电雷:这句说,(越王台)栏杆之外,时有电光缭绕,雷声不绝。共隐括的含意,是借用《易经》丰卦所说:“雷电皆至,丰。”因为雷的威力大,电能产生光明,而雷电并至,故说“丰”(盛大)。槛(jian),栏杆。

粤王台怀古拼音版

yuèwángtái怀huái
yuèqiáoyóucúnbàihàntáidōngnánbànwàngzhōngkāi
mìngguītíngzhǎngzhànwángrényánfāngjiàncái
yuèxíngkōngcóngzhuǎnjiāolónghǎijuǎncháohuí
shānchuānxióngzàijiànwàishíwénràodiànléi

作品简介

《粤王台怀古》是清代诗人廖燕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凭吊广州越秀山粤王台的占迹,借赵佗自立为王,后又终于统一于汉的故事,抒发朝代兴亡的感慨,并隐喻反清势力此伏彼起,斗争不息,表现作者抗清复明的热切期望。

作者介绍

廖燕(1644—1705),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因不满科举制度,终身未仕。他敢于反抗传统,对程朱理学加以责难,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文加以攻击,认为以科举取士与秦代焚书坑儒无异。对金圣叹的评点著作推崇备至。其文恣肆犀利,工草书,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

相关诗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登百尺楼赋

〔魏晋〕郭璞

在青阳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嘉斯游之可娱,乃老氏之所叹。抚凌槛以遥想,乃极目而肆运。情眇然以思远,怅自失而潜愠。

瞻禹台之隆崛,奇巫咸之孤峙。美盐池之滉污,察紫氛而霞起。异傅岩之幽人,神介山之伯子。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嗟王室之蠢蠢,方构怨而极武。哀神器之迁浪,指缀旒以譬主。雄戟列于廊技,戎马鸣乎讲柱。

寤苕华而增怪,叹飞驷之过户。陟兹楼以旷眺,情慨尔而怀古。

春风

〔宋代〕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