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霞帔云发》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写女道士的服饰姿容及内心愿望。上片写女主人公容貌的美丽与情态的含羞带怯;下片写其对情人的相思怀念。全词通过写女道士的容貌、情态和动作来言情,真挚感人,体现了温词的美学特质和作者的审美趣味。
女冠子·霞帔云发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女冠子》原为唐朝歌咏女道士的教坊曲。所谓“女冠”,即是女道士。唐朝时,一般女子不戴冠,只有女道士戴黄冠,因而人称女道士为“女冠”或“女黄冠”。温庭筠素以风流多情著称,相传他与女道士鱼玄机是忘年交,曾指导过鱼玄机的诗文创作,与她长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鱼玄机貌美才高,却年纪轻轻就死于命案。或许为鱼玄机之死所触动,温庭筠根据唐教坊曲《女冠子》自度新曲,创作了《女冠子》词,借写女道士来言情。《女冠子·霞帔云发》其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散开秀发,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注释
(1)女冠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双凤翘”。双调四十一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霞帔: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类似披肩,以纱罗制成。其形状如彩虹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玉坠子。因其有云霞样花纹,故名。道家常著此帔,故亦以“霞帔”称道士服。
(3)云发:像云一样的鬓发。
(4)钿镜:用金、银、玉、贝等贵重物品镶嵌的妆镜。
(5)愁眉:古代女子画眉样式的一种,此眉妆细而曲折,色较浓重,眉梢上翘。
(6)遮语:以扇子遮着脸说话,言其害羞的情态。
(7)羞:王国维辑本《金荃词》作“笑”。
(8)玉楼: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处,一说指女道士女伴所居之处。
(9)花洞:百花遍开的仙洞,道教称神仙及道士的居处。此指女道士所居之道观。
(10)乘鸾:指成仙。鸾,仙人所乘坐的鸾凤之类。据《集仙录》载,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集,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
(11)遗:遗弃。彊村本《金奁集》作“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昨夜夜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女冠子·露花烟草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销玉,香残尚惹襟。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女冠子·含娇含笑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女冠子·凤楼琪树
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正春深。洞里愁空结,人间信莫寻。
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倚云低首望,可知心?
女冠子·云罗雾縠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降真函。髻绾青丝发,冠抽碧玉簪。
往来云过五,去住岛经三。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女冠子·求仙去也
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崖峦。雾卷黄罗帔,云雕白玉冠。
野烟溪洞冷,林月石桥寒。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女冠子·星冠霞帔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佩玎珰。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女冠子·绿云高髻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女冠子·双飞双舞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卷罗帷。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不语匀珠泪,落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