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càn)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其第二首诗写诗人久客荆州,怀乡思归,日暮凭眺,独夜不寐,触处都生悲愁,表达了他的政治苦闷,以及寄居异地、怀念家乡的寂寞忧伤之情;
七哀诗三首·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中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荆州不是我的家乡,却长久无奈地在这里滞留?
极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渐晚更勾起我思乡的情愁。
山坡上映着太阳的余晖,沟岩下的阴影显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大江上涌动的浪花轰然作响,猿猴在临岸的山林长吟。
迅猛的江风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独难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样,为我发出悲凉的乡音。
在外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注释
(1)滞淫:长久停留。
(2)方舟:方形的小船。
(3)泝:通「溯」:逆流而上。
(4)岩阿:到处都是岩石的山阿。阿,山丘。
(5)增重阴:更黑暗。
(6)裳袂:下衣裙和上衣袖子。袂,袖子。
(7)摄:整理。
(8)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拣丝为弦,故称。
(9)羁旅:被羁绊而旅居在外,引申为长久寄居他乡。
(10)壮:盛,指忧思深重。
(11)难任:难以承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粲的诗
相关推荐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七夕作
天上人间重此宵,新情旧恨两迢迢。
汉宫露密罘罳冷,秦殿灯深羯鼓焦。
香粉溟濛筛绮席,蛛丝千万络烟霄。
牵牛何事劳乌鹊,不使虹蜺驾作桥。
七夕
翠幕瑶梯百尺楼,楼前星斗自悠悠。
天家仙会能多少,未到平明已别愁。
七夕赋咏成篇
夙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俨天津。
五明霜纨开羽扇,百和香车动画轮。
婉娈夜分能几许,靓妆冶服为谁新。
片时欢娱自有极,已复长望隔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