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晦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
长风送月九霄宽,无赖浮云告亦顽。
本自无私长委照,不应有碍似偏悭。
苍生望治东山隐,四海倾风钓濑闲。
潜复虽深终是昭,停觞且待夜深还。
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晦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拼音版
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晦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
长风送月九霄宽,无赖浮云告亦顽。
本自无私长委照,不应有碍似偏悭。
苍生望治东山隐,四海倾风钓濑闲。
潜复虽深终是昭,停觞且待夜深还。
作者介绍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他一生致力于推崇理学,曾为周敦颐、程颢、程颐等理学家请谥,确立了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其学术思想兼取朱(熹)、陆(九渊)之长。在蜀地讲学十七年,影响极大,世称“鹤山先生”。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等,是南宋后期蜀学领袖。魏了翁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一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次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韵
闻有挐音扫榻埃,尚疑却棹酒船回。
锦囊忽至诗传诺,玉麈未交心已开。
邂逅四人今楚尾,班联十载旧兰台。
尊前莫发粗官叹,奇绝江山直一来。
八月十五日夜森比德堡对月
祆庙园楼百仞高,梵钟清夜吼蒲牢。
见闻是处驼生背,官职无名马有曹。
明镜喜人增白发,奚囊搜句到红毛。
冰轮何事摇沧海,去作长天万顷涛。
嘉祐六年八月十五日赐林悦·其一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延。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盘根大,新出猗兰奕叶鲜。
上下相承同纪载,三千年后万千年。
八月十五日夜试院玩月呈叶判官徐教授蔡主簿
西风细逐桂枝生,秋月圆从屋角明。
欢伯向人端有意,素娥于客亦多情。
试吟飞鹊南枝句,更听春蚕食叶声。
从此涂山添胜事,四翁相遇四难并。
江仲嘉仕吴兴雅重道场山长老惠颜仲嘉之柩以八月十五日至山下颜以是日告寂
道人非复世间情,居士空留身后名。
共拟凌云成一笑,不妨乘月话三生。
桐乡定有蝉衣在,葱岭遥知虎锡鸣。
耿耿幽怀无处写,眼中泉石记经行。
八月十五日夜对月
对酒待明月,不知时序催。
影移墙外竹,光照手中杯。
露冷关山迥,更深云汉回。
明年何处在,此地一徘徊。
八月十五日得旨先归驿骑在门复召还草诏十七日至桓州驿题壁
乌桓东望天无际,祗有银蟾出海头。
不得吹箫送清夜,禁城钟鼓度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