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湖平春水》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的一首纪游词,描写了他春日游湖所获得的逸兴雅趣。词的上片专在写景,春水平湖,菱荇萦船,空翠入襟,游鱼避桹,晚潮迤逦,山云倚起,鸟度屏风,极写湖上景色之美和荡舟游湖之乐,境界空明而高远。词的下片写因游湖之乐而引起的关于人生归宿的感悟,世间万美,包括词中提到的美人,都不如回到江南老家、自由自在地隐居浪游于山水之间的“莼羹美”。全篇的写景抒情既显豁而又含蓄,作者游湖本为排遣乡愁,却通篇不言愁而只言乐,直至篇末才点出张翰式的思归之愿,正所谓“曲终奏雅”。
蓦山溪·湖平春水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从词中流露的不再迷恋功名,而要回归自然的情绪,以及“夷犹”一语所表现出“用舍行藏”的心态来看,这应是周邦彦中年以后的作品。当代学者罗忼烈《周邦彦清真集笺》以其可能同时之作《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五首》中“眷言江海期,百年行欲半”二句,认为《蓦山溪·湖平春水》此词当作于宋徽宗崇宁二、三年(公元1103年—1104年)之间。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湖水平如明镜,菱荇缠绕在船尾。眼前绿意盎然,水雾迷蒙,扑入游人的衣襟,轻轻拍着桹,水里的游鱼都避让开来。傍晚潮水来临,淹没曲折绵延的岸沙。四面环绕着青山。云霞渐渐升起。飞鸟从这重叠的山峦经过。
周郎兴致闲适,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落日晚霞使得水滨之地更显艳美,自由自在地划船桨,意犹未尽。与吹箫弄笛的美人共游,也比上这番,为什么呢?在这云烟雾气当中,独独偏爱故乡莼羹的美味。
注释
(1)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
(2)菱荇:泛指水草。菱:一种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荇:荇菜,一种浮于水面的白茎紫叶的水草。
(3)萦:缠绕。
(4)空翠:指带露的草木的叶子又绿又亮,像是要滴下水来。王维《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5)拊:拍,击。
(6)桹:捕鱼时用以敲船的长木条。
(7)迤逦:曲折绵延。
(8)没:淹没。
(9)鸟度屏风里:化用李白《清溪行》诗:“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屏风,喻重叠的山峰。
(10)周郎:作者自称。
(11)逸兴:清雅闲适的兴致。王勃《滕王阁序》:“遥吟俯畅,逸兴遄飞。”
(12)黄帽:指头戴黄帽的船夫。《汉书·佞幸传》:“邓通……以棹船为黄头郎。”
(13)侵云水:指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
(14)媚:娇媚,这里是艳美的意思。
(15)沧洲:水滨之地。
(16)泛一棹:指用桨划船。棹(zhào):船桨。
(17)夷犹:徜徉,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意思。
(18)玉箫金管:管乐器的美称,也指吹箫弄笛的美人。李白《江上吟》诗:“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19)莼羹美:指隐居的乐趣。典出《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字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而归。”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周邦彦的诗
相关推荐
蓦山溪·梅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蓦山溪·停云竹迳初成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蓦山溪·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