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作品简介

《牡丹》为唐代诗人徐凝写歌咏牡丹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卷474-61。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牡丹花的漂亮,而是通过赏花者的主观感受间接表现的。牡丹在景物中独占鳌头,引起诗人无比的赞叹,从而既可见牡丹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

创作背景

徐凝,约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白居易、元稹友善,方干曾师事之长庆三年,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为白所赏,被白举荐。唐文宗大和五至七年(831--833年)间曾游洛阳,与白居易等相唱和,此时疑为此间所做。

翻译注释

翻译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注释

(1)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 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 红、白、紫三色。

(2)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

(3)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4)洛川:洛水。

(5)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全文拼音版

dān
rénàidānhuāzhànduànchéngzhōnghǎohuá
shìluòchuānshénzuòqiānjiāowàntàizhāoxiá

作者介绍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主要活动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精研吟咏,无意进取。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后游于长安,竟无所成(一说官至侍郎),遂归隐故里,优游而终。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有交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徐凝的诗

相关推荐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亭记题词

〔明代〕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牡丹

〔唐代〕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杆。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牡丹花

〔唐代〕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牡丹

〔元代〕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蹋翠裀。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废天公万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