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即事》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用典,引用周文王解释《周易》的《复》卦说和王子乔说法,表明人日吉利。颔联写虞舜使苗民归顺费了七旬时日,周代诗歌说“七月流火”是收获的好时光。颈联写人日镂金剪彩的风俗。尾联写人们以人日为乐,而诗人离家饱受思家之苦。全诗用典繁多,有堆砌之嫌,不算佳作。
人日即事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大中二年(848年)诗人奉使江陵,诗人与郑肃面晤之后,已知党局倾覆,时势急转,难于桂州长待,因而思家之情尤切,至正月初七日,诗人因见江乡镂金、剪彩之俗而“独想”,有感于人日的喜庆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周文王所喻之“复卦”,正是今日。王子乔吹笙还家,亦正是七日。
如舜之派禹南征有苗,七旬而使有苗来归,日期亦太远了。周代《诗·豳风》有“七月流火”之篇,则比于七旬、七日,更难穷待。
人日之风情民俗虽传于荆楚,而实际上起于晋时;
惟念及隋薛道衡聘陈时思归之苦,作《人日思归诗》:“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注释
(1)文王:指周文王。
(2)复:复卦。
(3)子晋吹笙:传说仙人王子乔本是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
(4)格有苗:《尚书》中有“七旬有苗格”语。
(5)流火:指火星渐向西下,暑寒将退时。
(6)胜:妇女的首饰。
(7)彩:立春日的首饰,源于晋代。
(8)道衡:指隋代诗人薛道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人月圆·甘露怀古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人月圆·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人月圆·吴门怀古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月圆·梅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
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