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即事

〔唐代〕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作品简介

《人日即事》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用典,引用周文王解释《周易》的《复》卦说和王子乔说法,表明人日吉利。颔联写虞舜使苗民归顺费了七旬时日,周代诗歌说“七月流火”是收获的好时光。颈联写人日镂金剪彩的风俗。尾联写人们以人日为乐,而诗人离家饱受思家之苦。全诗用典繁多,有堆砌之嫌,不算佳作。

创作背景

大中二年(848年)诗人奉使江陵,诗人与郑肃面晤之后,已知党局倾覆,时势急转,难于桂州长待,因而思家之情尤切,至正月初七日,诗人因见江乡镂金、剪彩之俗而“独想”,有感于人日的喜庆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周文王所喻之“复卦”,正是今日。王子乔吹笙还家,亦正是七日。

如舜之派禹南征有苗,七旬而使有苗来归,日期亦太远了。周代《诗·豳风》有“七月流火”之篇,则比于七旬、七日,更难穷待。

人日之风情民俗虽传于荆楚,而实际上起于晋时;

惟念及隋薛道衡聘陈时思归之苦,作《人日思归诗》:“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注释

(1)文王:指周文王。

(2)复:复卦。

(3)子晋吹笙:传说仙人王子乔本是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

(4)格有苗:《尚书》中有“七旬有苗格”语。

(5)流火:指火星渐向西下,暑寒将退时。

(6)胜:妇女的首饰。

(7)彩:立春日的首饰,源于晋代。

(8)道衡:指隋代诗人薛道衡。

全文拼音版

rénshì
wénwángjīncháoshìzijìnchuīshēngtóng
shùnyǒumiáoxúntàiyuǎnzhōuchēngliúhuǒyuènánqióng
lòujīnzuòshèngchuánjīngjiǎncǎiwèirénjìnfēng
xiǎngdàohéngshījiāhènèrniánzhōng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人月圆·甘露怀古

〔元代〕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人月圆·客垂虹

〔元代〕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人月圆·吴门怀古

〔元代〕张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人月圆·梅

〔近代〕王国维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

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人之初

〔宋代〕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