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前两句以北斗高挂的景象引入,表现出独坐待人的焦急心情;中间四句写所待之人久久不至,西风拂动帘幕更引起心中愁思无限,遂独坐而起唱《长相思》之曲,歌声凄哀,严霜竟倒飞;最后三句写直至东方欲明主人公等待无望,乃转而忆及所等之人去时情景,情致更为真切感人。这首诗通过主人公夜间吟唱,抒发思人的意绪,深情绵邈,韵味悠长。
夜坐吟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坐吟》这首诗或于作者任职长安之际,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夜坐吟》本是汉乐府的曲题,它通过描写夜晚的吟唱,抒发缠绵的情思,意韵深长。鲍照首用此题做诗题,后通过李白、李贺的相继沿袭,成为乐府诗中独具特色的体例。鲍照、李白的《夜坐吟》中,主人公都不是夜吟者,而是夜吟的听闻者;李贺这首《夜坐吟》中,诗中主人公为夜吟者,以思妇颦蛾夜吟而愁,写其难遇之恨。
翻译注释
翻译
得得的蹄声,是谁在骑马走过?夜已深沉,北斗星正指向天河。
凄冷的西风掀动罗幕的波纹,脸上的残粉似笑我双眉紧锁。
站起身来,唱一支相思的歌曲,幽怨的歌音逼退帘外的霜色。
恍惚间启明星在东方升起,灿烂后天边透出朝霞一叶。我难忘此情此景,也是这时你跨上马与我相别。
注释
(1)踏踏:马蹄声。
(2)直:当,临。
(3)罗幕:罗帐。
(4)铅华:妆饰用粉。
(5)颦:皱眉。
(6)青娥: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7)长相思:乐府旧题,多写朋友或男女久别思念之情。
(8)明星灿灿:天色将晓,启明星灿灿有光。
(9)陲:边地。
(10)陆郎:六朝陈人,本名陆瑜,为陈后主狎客,后用来代指嫖客。
(11)斑骓:有苍黑杂毛的马。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梦故人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夜感
无眠动归心,寒灯坐将灭。
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夜渡江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游宫·宫词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夜行船·郁孤台
为问郁然孤峙者,有谁来、雪天月夜。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终古江山如画。
百感茫茫交集也,淡忘归、夕阳西挂。尔许雄心,无端客泪,一十八滩流下。
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