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龙寺
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水曲,秋雁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全文拼音版
太平兴龙寺
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水曲,秋雁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作者介绍
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其文辞华美,尤工诏敕,朝廷重要文书多出其手。诗作以五律见长,《从军行》《韦长史挽词》等气象恢宏。参与修撰《则天实录》,著有《宝图赞》等。虽为宫廷文人,但对律诗定型有推动作用。《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作为初唐向盛唐过渡的代表诗人,其创作体现了时代文风转变的特点。
相关推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平寺慈氏阁
青玻璃盆插千岑,湘江水碧无古今。
何处拭目穷表里?太平飞阁暂登临。
朝阳不闻皂盖下,愚溪但见古木阴。
谁与洗涤怀古恨?坐有佳客非孤斟!
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劫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常引·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太白岭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太常引·寿南涧
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