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宅》两首诗的第一联都是通过李世民自己巡幸旧宅,点出了他的身份今非昔比。中间的数联都是描写旧宅的景物,然后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末联总结性的抒发自己一代帝王的宏伟气魄与豪迈情怀。
两首诗表明了李世民自己为什么要从一蕃之地征战天下,他的抱负不仅仅是威加四海,更有韬戈息兵的初衷。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过旧宅》两首诗的第一联都是通过李世民自己巡幸旧宅,点出了他的身份今非昔比。中间的数联都是描写旧宅的景物,然后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末联总结性的抒发自己一代帝王的宏伟气魄与豪迈情怀。
两首诗表明了李世民自己为什么要从一蕃之地征战天下,他的抱负不仅仅是威加四海,更有韬戈息兵的初衷。
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冬(599年初)出生于“武功别馆”,十八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六年(632年)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感慨颇深,创作了这组诗。
我的车辇到了我的“武功”旧宅,前面有鸣笳开道。
“武功”旧宅早以无人居住显的十分荒凉,但一条道路被打扫干净,苔藓爬上台阶覆盖了半边。
池中水,因为有源头活水,还是比较清新,园中的老树如今也开花了。
那年我离开旧宅征战天下,就有了以天下为家的想法。
(1)新丰:唐初新丰县,即今天西安市新丰镇。新丰是汉时建县,刘邦称帝后,刘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更名为新丰。
(2)翠辇:装饰有翠羽的车辇,这里指帝王所乘车辆。
(3)谯邑:秦置县,魏武帝曹操故里,在今安徽毫县。李渊早年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亳州。
(4)鸣笳: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这里指代是皇帝出巡到此。
(5)荒:荒无人烟。
(6)断:一作“新”。干净。
(7)苔古:另有作“台平”一词,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
(8)消:替换。
(9)辞此:辞:离开。此:另有本作“北”字
(10)四海:出自《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另有《汉书·高祖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这里借此点明了自己的身份。为:加有本作“成”字。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 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