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魏晋〕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

(1)草庐:即作者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

(2)寄:寄托,依附。

(3)穷巷:偏僻的村巷。

(4)甘:自愿。

(5)辞:拒绝,告别。

(6)华轩:指达官富贵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

(7)长风:大风。

(8)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

(9)顿:顿时,立刻。

(10)燔:烧、炙。

(11)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

(12)舫:船。

(13)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1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

(15)新秋夕:初秋的傍晚。

(16)亭亭:高远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17)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

(18)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19)中宵:半夜。

(20)伫:长时间地站立。

(21)遥念:追想很远的往事。念:常思。

(22)一:句首助词,无义。

(23)盼:顾盼,凝视及环视。

(24)周:遍,遍及。

(25)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26)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

(27)奄:忽,很快地。

(28)出:超出。

(29)形迹:身体,指生命。

(30)凭:任凭。

(31)化:造化,自然。

(32)往:指变化。

(33)灵府:指心。

(34)贞刚:坚贞刚直。

(35)自:本来。

(36)质:品质、品性。

(37)仰想:遥想。

(38)东户:指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帝王东户季子。

(39)宿:安放,存放。

(40)中田:即田中。

(41)鼓腹:饱食。

(42)无所思:无忧无虑。

(43)遂:就。

(44)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拼音版

shēnsuìliùyuèzhōnghuǒ
cǎoqióngxiànggānhuáxuān
zhèngxiàchángfēnglínshìdùnshāofán
zháifángzhōuyīnménqián
tiáotiáoxīnqiūtíngtíngyuèjiāngyuán
guǒcàishǐshēngjīngniǎoshàngwèihuán
zhōngxiāozhùyáoniànpànzhōujiǔtiān
zǒngbàojièyǎnchūshínián
xíngpínghuàwǎnglíngchángxián
zhēngāngyǒuzhìshínǎifēijiān
yǎngxiǎngdōngshíliáng宿zhōngtián
suǒzhāoguīmián
qiěsuìguànyuán

作品简介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描述了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诗人以隐耕为主线,襟怀婉转明述,使诗臻于完美。

创作背景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题武关

〔唐代〕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酬孟云卿

〔唐代〕杜甫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神弦曲

〔唐代〕李贺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