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注释
(1)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2)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3)修竹:长长的竹子。
(4)奇绝:奇妙非常。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1)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2)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3)修竹:长长的竹子。
(4)奇绝:奇妙非常。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是南宋词人杨万里的词作,这首小令描写的是七月十三夜里赏月的情景,语言明白如话,协警含蓄有致。上片细心地描绘出月光照到万花川谷,而因为竹林的阻挡没有照到书房诚斋;下片写月光如玉,并满怀希望地认为再过两天的月色会更好。纯用白描手法,艺术技巧纯熟。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这首词作于杨万里辞官归乡以后,词前小序点明词创作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作者书房旁的“万花川谷”,全词的中心是“望月”。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愁展翠罗衾,半是馀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
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彩胜斗华灯,平把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
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着。
引手摘星辰,云气扑衣如湿。前望翠屏无路,忽天门中辟。
等闲鸡犬下方听,人住半山侧。行踏千家檐宇,看炊烟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