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鹧鸪词》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前一部分写描写鹧鸪的处境,而这正好也是诗人自我处境的写照;后一部分以齐王、简子放生的故事,表明自己也有仁慈之心。全诗因笼中鹧鸪起兴,以寄感慨,亦以此自伤为万里孤囚,情意凄凉。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放鹧鸪词》此诗约作于元和三年(808年)前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此时其心境可谓悲苦交加,因此当他看到笼中鹧鸪鸟,即将沦为人的腹中物,不禁兴起悲悯之心,即有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楚越之间有一种鸟儿味道鲜美并且丰腴有肉,嘲嘲地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为鹧鸪。
从捕捉它的人那儿得到饲料一点儿也不顾虑,却没想到暗藏着的机关突发而身触罗网。
它的羽毛折断而身陷鸟笼,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置身于烟火蒸腾的厨房当中。
烹鼎前的香料调和着五味,厨师在那里挽着袖子左右顾盼。
当初的齐王也不忍心牛从他面前战抖着经过,越简子也放飞了邯郸人献给他的斑鸠鸟。
他们两个人身处富贵尚且还那么善良,更何况我如今被放逐到万里之外身为囚徒呢?
我打开鸟笼让它展翅远飞,即使那些同类呼叫也不要回头去顾盼。
注释
(1)楚越:泛指南方。楚,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在今湖北、湖南一带。越,周代诸侯国,在今浙江一带。
(2)腴:肥。
(3)嘲嘲:鸟鸣声。
(4)鹧鸪:鸟类,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
(5)徇媒:以活鸟为饵,诱捕鹧鸪。媒,指用以诱捕他鸟之活鸟。
(6)机械潜发罹罝罦:谓设陷阱网罗鹧鸪。罝罦(jū fú),捕鸟兽的网。
(7)笼籞:鸟笼,竹子做的笼子。籞,一作“御”。
(8)赫:火红色。
(9)惊庖厨:指鹧鸪惊见己身处于庖厨。
(10)鼎前芍药调五味:谓在锅中投入芍药调味,以便烹煮鹧鸪。芍药,植物名,可作香料。
(11)膳夫:掌管王家饮食的人,这里是指厨师。
(12)攘:撩起、挽起。
(13)齐王不忍觳觫牛:《孟子·梁惠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貌。
(14)简子亦放邯郸鸠:《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5)二子:也作“二君”,指齐王和简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放鱼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放言五首·其四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放歌行二首·其一
春风永巷闲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放歌行二首·其二
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放慵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