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二首·其二

〔宋代〕陈师道

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

固违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知时如有信,决起亦相亲。

创作背景

《归雁二首》是陈师道晚年的作品。这组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的秋天,这年正月,宋徽宗即位,七月,作者任棣州(治所在今山东惠民)州学教授,此时尚未赴任。

翻译注释

翻译

早已在心中做好了打算,为了生计不得不频繁地离去和归来。

归来应是阴岭大雪后的严寒,离去却也不能看尽洞庭湖的春色了。

在秋空中灵巧地飞行排成雁字,好让那些去国离乡的游子赶快归来。

大雁是知时的候鸟,秋天已到,雁已断然飞回,人们也应该早作归计。

注释

(1)作计:谋划;考虑。

(2)斜行:倾斜的行列。

全文拼音版

guīyànèrshǒu··èr
zuòxiōng怀huáizǎowèishēngzhùpín
wéiyīnlǐngxuějǐndòngtíngchūn
qiǎozuòxiéxíngcuīguīguórén
zhīshíyǒuxìnjuéxiāngqīn

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宋代〕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雁

〔唐代〕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归隐

〔宋代〕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首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