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和诗。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颔联写春已降临,一派升平之景象,反映了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颈联着力渲染上朝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盛唐气象,跃然纸上。尾联点出酬和之题,表示谦卑,恭维对方而又不失礼仪和雅致,有浓厚的宫廷诗痕迹。这首诗押韵奇险,对仗精工,辞藻富丽堂皇,是一首很好的早朝诗。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岑参任右补阙,与诗人贾至、杜甫、王维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岑参之和即为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雄鸡啼唱,大路上洒满黎明的寒光。黄莺鸟鸣声婉啭,京城处处是一派暮春景象。
宫里的晓钟敲过,千门万户一齐开敞,天子的仪仗排列在玉阶两边,环拥着百官进入朝堂。
殿前花色与佩剑的闪光交加辉映,天边的晨星才刚刚消隐。
飘扬的旌旗轻拂着柳枝,枝头还沾带着夜来的清露。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会知难却步。
注释
(1)紫陌:指京师的街道。
(2)曙光:破晓时的阳光。
(3)啭:婉转的叫声。
(4)皇州:京都。
(5)阑:尽。
(6)金阙:皇宫金殿。
(7)万户:指皇宫中宫门。
(8)玉阶:指皇宫中大明宫的台阶。
(9)仙仗:天子的仪仗。
(10)剑佩:带剑、垂佩绶,都为高官之饰物,此指禁卫军的武装。
(11)旌旗:旗帜的总称。
(12)凤凰池上客:指贾至。凤凰池,也称凤池,这里指中书省。
(13)阳春:古曲名,即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的《阳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
凤阁斜通平乐观,龙旗直逼望春亭。
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
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倾贺水心铭。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