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

〔明代〕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作品简介

《山茶》是明代诗人归有光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两联在一片雪中衬出山茶的“奇质”,诗人捕捉雪中山茶那种美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色彩形态和神韵表现出来;中间两联,诗人边描写边议论,从形、色的描绘,转向对山茶品格的描写和议论;最后两联,是抒发诗人在观赏山茶后的感慨,诗人把山茶比作辅助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三公”,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就章法而言,诗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没有曲折,然而却句句相承,针线绵密,浑然成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拈来,就事写出的,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山茶花蕴含着奇特的气质,它的叶子凝含着浓浓的深绿。

山茶花却总是开出鲜艳的红花,还偏偏在皑皑白雪之中。

山茶花虽然具有牡丹一样雍容富贵的姿容,却不似牡丹随风摇曳的轻佻妖冶。

岁寒年末时节的花儿没有比它更晚凋谢的,山茶花也是凌寒迎春最早开放的。

我要重新评定花的品秩,把它列为花中的三公。

梅花气质奇特而洁身自爱,乃是花中的伯夷叔齐。

注释

(1)孕:包含、孕含。

(2)妖冶:艳丽而不端庄。

(3)花品:花的品第高下。

(4)拟三公:拟:比拟,比作。三公:古时辅助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5)梅君:谓梅花。

(6)夷叔:即商末的伯夷、叔齐弟兄俩,二人互让王位,为古人标为恺悌之典范。此喻山茶和梅花可说是密不可分的弟兄。

全文拼音版

shānchá
shāncháyùnzhì绿níngshēnnóng
wǎngwǎngkāihónghuāpiānzàibáixuězhōng
suīguì姿érfēiyāoróng
suìhánhòudiāodāngchūnfēng
jiāngdìnghuāpǐnsāngōng
méijūnérjiénǎishūtóng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当时文坛"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强调文章应抒写真性情。其散文以平淡自然、情感真挚见长,尤擅描写家庭琐事与亲友情谊,代表作《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语言简洁而感人至深。虽科举坎坷,晚年才中进士,但文学成就卓著,对后世"桐城派"影响深远,被誉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的诗

相关推荐

山园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坡陀行

〔宋代〕苏轼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山中

〔宋代〕释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山上树

〔唐代〕于武陵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