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诗

〔魏晋〕左棻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作品简介

《啄木诗》是晋代女文学家左棻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表面上是写啄木鸟,实质上是以啄木鸟喻诗人自己,通过写啄木鸟与世无争的高洁品德,表现出诗人的清高自守、无求宠幸的独立人格,啄木鸟的生活其实也是诗人淡泊自律生活的写照。全诗朴素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左棻于西晋泰始八年(272)因文才出众被晋武帝司马炎召充后宫。被召宫中,对于左棻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的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文人的角度来说,她失去了创作的自由,总要写些命题应制之作。她自知相貌平平,远不如后宫其他嫔妃,就一心修德修文。《啄木诗》就是她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南山林中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啄木。

饥饿就啄树木取食,天黑就在巢里住宿。

从不干涉他人事情,只为自己志向努力。

品性高洁就是荣耀,品性污浊则是耻辱。

注释

(1)巢宿:在鸟巢中住宿。

(2)惟志所欲:表示不干涉他人,只是为自己的志向努力。

全文拼音版

zhuóshī
nánshānyǒuniǎomíngzhuó
zhuóshùcháo宿
gànrénwéizhìsuǒ
xìngqīngzhěróngxìngzhuózhě

作者介绍

左棻(?—300),字兰芝,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文学家左思之妹。少好学,善属文。晋武帝闻其名而纳入后宫。泰始八年(272)拜为修仪,后为贵嫔,因姿陋无宠。《晋书·后妃传》称“帝重棻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所以所传赋颂多咏物之作。存诗二首。著作旧称有集四卷,已佚。今存诗文收入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相关推荐

秦风·终南

〔先秦〕诗经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唐代〕杜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东施效颦

〔先秦〕庄子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齐天乐·碧云阙处无多雨

〔宋代〕高观国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风流江左久客,旧游得意处,朱帘曾卷。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尘栖故苑,叹璧月空檐,梦云飞观。送绝征鸿,楚峰烟数点。

京口怀古二首·其二

〔宋代〕仲殊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