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华山

〔金代〕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

作品简介

《游黄华山》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所写的一首纪游诗。作者以他那似海豪情和如椽彩笔集中而生动地描绘了黄华瀑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自然胜景的由衷赞叹,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诗人已经被解除拘管,从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的诗人动了回乡的念头。这年秋天,诗人回家乡忻州先作了一次短暂的探视,冬天动身返回冠氏。途经河南林县时,慕名登游黄华山,写下了《游黄华山》这首长篇山水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黄华山的瀑布可称天下一绝,我最初听人讲述闻自雪溪翁。

红霞辉映着插天峰下高欢宫,飞瀑荡涤山石如青艳的芙蓉。

昨天清晨也偶然走进黄华山,更觉难以摹写这造化的奇境。

当时的节气已到了三月早春,树木赤条条的没有春的面容。

汹涌的瀑布声从绝壑处湍急而来,溅起的雾气仿佛夹杂着凛凛阴风。

瞬间那高悬千丈的瀑布尽收眼底,把平生的沉郁忧闷一下清洗干净。

轰鸣飞溅的水流如雷公怒击飞雹,云隙间阳光倒射形成垂挂的彩虹。

如百斛骊龙吐珠似的水一下泻出,翻卷着海底宝藏使龙王愁苦在胸。

水珠轻莹明澈时分时合互不相碍,变幻融凝有谁能胜过此雄奇之景。

回来后思绪仍被那里景色所激动,梦里似看到晨月落后春山尽空灵。

手中虽然拄着仙人的九节苍藤杖,每恨看不尽奇绝胜景而心中耿耿。

只盼携壶再来这黄华水帘岩下住,道人已约定山樱烂漫时节再重逢。

注释

(1)水帘:即瀑布,位于黄华山北岩。

(2)雪溪翁:指王庭箱,字子端,号雪溪,世宗大定年间进士,官供奉翰休,曾卜居于彰德(治所在安阳),辖林县等地,买田于林虑,读书于黄华山寺,自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

(3)高欢:南北朝北齐神武帝,他曾在黄华山插天峰筑避暑宫。

(4)芙蓉:即荷花,古人诗中常借喻山峰,西岳华山最高峰亦名莲花峰。

(5)摹写:照着样子写字或绘画,此指照着景物写诗,亦即写诗描写、黄华爆布。

(6)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快。

(7)雷公:是神话传说中的雷神,左手持鼓,右手执推,击鼓则雷鸣。

(8)日脚:指太阳从云朵缝隙间射下的光线。

(9)骊珠:传说出自深渊中骊龙下巴下面的一种贵重的珍珠。

(10)变见:交化,显现的意思。

(11)胜景:优美的景物。

(12)穷:穷尽,看尽。

(13)山樱:山樱桃,我国北方山地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春天开花,花小而红。

全文拼音版

yóuhuánghuáshān
huánghuáshuǐliántiānxiàjuéchūwénzhīxuěwēng
dānxiácuìgāohuāngōngyínxiàzhuóqīngróng
zuócháoyóuǒuěrgèngjuéxiěnánwèigōng
shìshíjiésānyuèshānchìchūnróng
tuānshēngxiōngxiōngzhuǎnjuéxuělǐnlǐnsuíyīnfēng
xuánliúqiānzhàngdāngyǎnjièpíngshēngxiōng
léigōngsànfēibáojiǎodàoshèchuízhǎnghóng
zhūbǎigōngxièhǎicángfāndàochóulónggōng
qīngmíngyuánzhuǎnxiāngàibiànjiànróngjiéshuíwèixióng
guīláixīnwèidòngdàngxiǎomèngyuèluòchūnshānkōng
shǒuzhōngxiānrénjiǔjiézhàngměihènshèngjǐngqióng
xiézhòngláiyánxià宿dàorényuēshānyīnghóng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游西湖

〔宋代〕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游赏心亭

〔宋代〕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游石门涧

〔唐代〕白居易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明代〕王守仁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特早发,征夫已先途。

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乌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游岳阳楼记

〔明代〕袁中道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裣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唐代〕柳宗元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

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沈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薄躯信无庸,锁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

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

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再期永日閒,提挈移中庖。

游虎丘小记

〔明代〕李流芳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游仙诗十九首·其五

〔魏晋〕郭璞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