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烽火升了起来,在那有百尺多高的墩台,黄昏时候,我们从那远远的沙漠南边赶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从前兴兵打仗,如果到了回乐烽,应该感到回去的快乐,可是今天我们从军,却高兴的是未回。
注释
(1)百尺台:即烽火台。
(2)碛:沙漠。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烽火升了起来,在那有百尺多高的墩台,黄昏时候,我们从那远远的沙漠南边赶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从前兴兵打仗,如果到了回乐烽,应该感到回去的快乐,可是今天我们从军,却高兴的是未回。
(1)百尺台:即烽火台。
(2)碛:沙漠。
《暮过回乐烽》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重在写景,报警的烽火在高大的台子上熊熊燃烧着,它与挂在西天的一抹落日余光交相辉映;后两句重在抒情,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比和回文等修辞手法,反映了戍边将士含辛菇苦,乐在其中的气概。此诗形象鲜明,感情炽烈,音律和美。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唐德宗建中、唐德宗贞元年间,诗人居北方与西部边塞十余年,其《从军诗序》曾自言“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这首诗是作者随部队支援前线时,黄昏时分经过回乐,看到烽火台,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反映边塞战地生活的诗。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寒甃千寻汲井花,病身一浴不胜佳。
追凉不得浑闲事,烧眼生憎半幅霞。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