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关晨度

〔唐代〕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作品简介

《散关晨度》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抒写作者经过大散关时看到的景象与感受。前六句描绘了巍峨高耸的关山、路边的巨壑和重叠的建筑,表现了边关的险要;末二句点明自己入蜀非为求官,实际是对自己前此一年被逐出沛王府因而失官的愤激之语。全诗属对工整,气势宏伟。

创作背景

《散关晨度》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王勃赴蜀途中经大散关时。王勃《入蜀纪行诗序》云:“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常(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元溪,历翠阜,迨弥月而臻焉。”

翻译注释

翻译

关山随着日出展露了真面目,石子路上清新洁净没有尘埃。

我骑着白马长啸着离开散关,看见仙人乘着青牛迎面而来。

重重深门之外便是万丈深壑,幢幢房屋随着山势婉转连绵。

今天扬策出关并非立志从戎,不敢学终军誓做高官才回来。

注释

(1)散关:又名大散关。因地处大散岭,故名。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风翔府宝鸡县,“关在县西五十里”。此关是由长安入汉中赴蜀的要道。三国时,诸葛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即此地。

(2)关山:指散关。散关扼控大散岭入蜀之路,故称。

(3)凌旦开:早晨打开关门。凌旦:犹平旦,即早晨。

(4)白马高谭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儿说的善辩的人,用“白马非马”去说服齐国稷下(城门名)的善于辩论的人,但当他骑着白马过关时还是按照白马的税钱交了马税。这时他就无法再说“白马非马”了。谭:同“谈”。

(5)青牛真气来:用老子出关的典故。

(6)重门:层层叠叠的门户。

(7)巨壑:大山沟。

(8)崇隈:高山。隈(wēi):山弯曲处。这里写出散关地势的险要。

(9)扬策度:扬鞭而过。策:马鞭。

(10)非是弃繻回:意谓自散关入蜀,不指望将来返回时得做高官。

全文拼音版

sànguānchén
guānshānlíngdànkāishíchénāi
báigāotánqīngniúzhēnlái
chóngménlínliándòngchóngwēi
jīnyángfēishìhuí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杰出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宏阔,一扫六朝绮靡之风,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骈文《滕王阁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才华早露,然英年早逝,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其文学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定重要基础。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元代〕乔吉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雨晴

〔宋代〕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听邻妓诗

〔南北朝〕丘巨源

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

飞华瑶翠幄,扬芬金碧杯。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五松山送殷淑

〔唐代〕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阮郎归·有怀北游

〔宋代〕张炎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唐代〕李白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翠鸟诗

〔两汉〕蔡邕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