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暗里追凉》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这首词,上片写实,夏夜、扁舟、流萤,使人倍觉静谧安祥;下片由实转虚,闪电、严城、高歌、寂寞,让人觉得压抑,但充满冲动的欲望。从上下片的对比来看,上片所用的意象纤小而灵动,下片的意象庄重却沉闷。这样不同的意象对比,更加可以突出整个氛围中人的位置。
点绛唇·暗里追凉
暗里追凉,扁舟径掠垂杨过。湿萤火大。一一风前堕。
坐觉西南,紫电排云破。严城锁。高歌无和。万舫沉沉卧。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1905年,王国维夏夜追凉,驾一叶扁舟,徜徉在垂杨荫里,遥祝望见云层中熠熠电光,王国维放声高唱。此等经历让王国维不忘,于是写下《点绛唇·暗里追凉》该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夜里去寻找清凉,驾一叶扁舟径直穿过垂杨。闷湿的空气中萤火虫显得特别的亮。萤火虫纷纷随风划过。
坐在舟上顿时感觉到西南方,闪电推开云层直下。幕云罩城。高歌一曲却无人唱和。所有的舟舫仿佛是在沉梦中一样。
注释
(1)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2)暗里:此谓在黑暗的夜中。
(3)追凉:乘凉。
(4)径掠:径直擦过。
(5)湿萤:谓在潮湿空气中飞舞的萤火虫。
(6)坐觉:顿觉。
(7)紫电:此指闪电。
(8)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9)高歌:高声歌吟。
(10)无和:没有人跟着唱。
(11)万舫:许多船。
(12)沉沉:寂静无声。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点绛唇·万顷蓬壶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点绛唇·伤感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病起恹恹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点绛唇·春寒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
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