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金代〕元好问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作品简介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写塞外秋肃,昭君触景生怀,回顾汉宫旧事,心潮难平;下片前两句继续抒写昭君情怀,揭示了昭君悲愤之深,揭示了这种悲剧的历史延续性。全词音节浏亮宛转,沉郁顿挫;字面绮丽温润,震撼人心,可谓寓刚健于婀娜,变温婉成悲凉。

创作背景

关于王昭君的事迹,《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等多有记载。昭君姓王名嫱,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官庭,而数岁不得见幸。其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昭君请行,辞于阙,元帝始睹其丰容。帝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赐号“宁胡阏氏”,取和亲之意也。后世诗文小说多取昭君事为题材。这首词似为有感于金哀宗天兴二年癸巳(1233年)两宫北边事件(蒙古军掠走金后宫宫女)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北风猎猎吹起阵阵风沙,白雁鸣叫,报道了霜天的降临。王昭君戎装骑马,手抱琵琶,一路弹奏着思归的曲调,回头远望着紫台,一步一步地走远。

昭君当初在寂寞宫中,无人过问,昔日曾那么珍惜自己的容貌,如今却无比的悔恨?她那微微皱起的两眉间含着无限的愁绪,似如重重叠叠的远山。

注释

(1)猎猎:风声。

(2)紫台:即紫宫,指汉都长安宫廷。

(3)春山:喻眉。

(4)颦:皱。

全文拼音版

lóuchūn··jīngshālièlièfēngchéngzhèn
jīngshālièlièfēngchéngzhènbáiyànshēngshuāngyǒuxìnchángduànsàiménqiūquèwàngtáizhīyuǎnjìn
shēngōngtáorénwènjiùàiyánjīnhènmíngfēiliúzàiliǎngméichóuwànchūnshānpínjìn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玉楼春·戏赋云山

〔宋代〕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玉楼春·燕

〔清代〕宋徵舆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惹尽百花香,翠尾扫开三月雨。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