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唐代〕郎士元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夕阳余光点撒在村外的原野上,村里人家炊烟袅袅,乌鸦也早早的飞入密林深处。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溪流南边的小路对面群山峻岭,东边的几家邻居还沐浴在夕阳光下。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门前的小径两旁花草繁茂,马儿踏于清沙软泥之上自饮甘泉。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真是既想待在季友的住处欣赏月色美景,又想去李太守那里游玩赏花。

注释

(1)寒原:指冬天的原野;冷落寂静的原野。

(2)岫:山。

(3)半景:微光,余光。

(4)东邻:东边的邻居。

(5)主人:这里指作者的友人王季友。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拼音版

chóuwángyǒubàncūnbiéjiānchéngmíng
cūnyìnghányuánxiéyānshēngzhúzǎoguī
chángnándāngqúnxiùbànjǐngdōnglínzhàoshùjiā
méntōngxiǎojìngliánfāngcǎoyǐnchūnquánqiǎnshā
dàizhǔrénlínshàngyuèháipānyuèxiànzhōnghuā

作品简介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半日村别业为描绘对象,首联“村映寒原日已斜”以斜日寒原的苍茫暮色起笔,“烟生密竹早归鸦”以竹烟鸦影点染出田园暮景;颔联“长溪南路当群岫”写远山叠嶂之壮,“半景东邻照数家”状夕照村落之幽,空间构图层次分明;颈联“门通小径连芳草”绘门前小径之野趣,“马饮春泉踏浅沙”摹春泉饮马之闲情,动静相生;尾联“欲待主人林上月”转写待月之雅兴,“还思潘岳县中花”化用潘岳河阳栽花典故,在酬唱中巧妙归美李明府。全诗对仗精工,意境清远,展现大历诗人“体格清新,理致清淡”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此诗创作于大历年间(约公元766-779年),郎士元时任郢州刺史,与王季友、李明府等文人官吏多有唱和。诗中“半日村”或指襄阳附近村落,与诗人《送彭偃》 “江边秋欲至”的地理特征相符;“潘岳县中花”典出《晋书》潘岳任河阳令时“树桃李”的政绩,此处暗誉李明府治县有方。与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的萧瑟不同,郎诗在田园描写中注入仕隐调和的中庸之道,这种将自然审美与吏治理想相结合的写法,典型体现大历十才子的创作特征。

作者介绍

郎士元(?—780),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唐玄宗天宝末年(756年)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郎士元集》。郎士元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诸公见过

〔唐代〕王维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足埽荆扉。

箪食伊何,副瓜抓枣。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

汎汎登陂,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云散。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酬王晋安

〔南北朝〕谢朓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桔柚,宁知鸿雁飞。

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

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

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酬丁柴桑

〔魏晋〕陶渊明

【其一】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飱胜如归,聆善若始。

【其二】

匪惟谐也,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