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旬日复同孙爱游桃源涧

〔明代〕郑成功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

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

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

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全文拼音版

yuèxúntóngsūnàiyóutáoyuánjiàn
mèngxiàcǎozhǎnglínquánduōshū
fāngcǎoxīndàobǎihuìjiēwèi
chéngxìngkuàidēnglínhǎofēngjīn
zhuóqīngliúxiàqíngshānzhuǎn绿shēn
jiànqiáoguòdànwéntóngyín
yuǎnwénzhōngyǎoránlín
shēngdàngbáiyúnfēishuínéngkuīzhēn
zhēnnéngkuīhǎojǐngliáoxiāng
xiāngjǐngshìcéng
jiéshùluòsuǒmíngshū

作者介绍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名俨,号大木。南安(今福建省南安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死后,子孙继续坚持斗争,达二十余年。诗作气魄雄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相关推荐

越台怀古

〔元代〕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宋代〕欧阳修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

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越女

〔唐代〕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代〕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馀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馀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