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是元代散曲家卢挚创作的小令,歌咏元朝时夏日的田家生活景象。该曲有人有景,通过捕捉描写农村忙里偷闲的闲适生活片段,歌咏了劳动人民摆脱人世是非纷扰的淳朴愉悦,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和对隐居平和生活的向往。该曲是一首非常具有口语特色和元曲风味的本色作品。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卢挚主要活动于至元、大德间,正是元代经济发展和繁荣时期。大德初年期间(1297年—1303年)他在河南、两湖地区为官时,与姚燧来往密切,并与追随姚燧的刘致远友善,这时,是卢挚心情最闲适得意的时候,《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这首小令当写于此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来了这沙三、伴哥两个田舍郎,因为下水捞虾,青泥的痕迹还留在两腿上。他们进了太公的田庄,赶到杨柳树下歇凉,取出带来的西瓜砸开就尝。
一旁的小二哥无缘分享,馋得口水滴答流淌,背朝天趴在碌碡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放眼四望,荞麦花雪白白开,豆苗儿碧油油长。乡村生活没有是非竞争,一切都平静如常,真是一派农家乐的景象。
注释
(1)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
(2)沙三伴哥:及下文的“小二哥”,都是元曲中常用的农村青壮年人名。
(3)嗏:语尾助词,略同于“呀”或“着呀”。
(4)太公:元曲中对农村大户人家老主人的习称。
(5)昔涎剌塔:元人方言,垂涎三尺的样子。
(6)碌轴:即碌碡,石碾子,碾谷及平整场地用的农具。
(7)渰:此同“弇”,合覆,这里是背朝上合扑之意。
(8)庄家:农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卢挚的诗
相关推荐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蟾宫曲·金陵怀古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蟾宫曲·长沙怀古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蟾宫曲·怀古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蟾宫曲·赠名姬玉莲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
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蟾宫曲·题金山寺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蟾宫曲·梦中作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