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楼新岁

〔唐代〕白居易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作品简介

《庾楼新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为作者登楼抒怀之作,前三句抒发情怀,末句叙事点明主题,并由登庾楼联想到此楼历史上的主人,于是抚今思昔生发出感慨,表达了诗人不为环境所容而产生的时代苦闷。此诗在谋篇布局上,采用诗句倒置手法,不惟经营位置得法,更觉寄慨遥深,唱叹有情。

创作背景

《庾楼新岁》为白居易登楼抒怀之作,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年底,当时诗人任职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新年将至,诗人登临江州庾公楼,客居他乡的愁思也暂时驱散。而愁容刚刚消散,眼前的风光又触发了诗人新的乡愁,于是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年岁销蚀着旅人的容貌,眼前的景象触动了我的乡愁。

身在江湖尽是失意不得志,新年的时候我登上庾公楼。

注释

(1)庾楼:指庾公楼,传说为东晋庾亮镇江州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2)新岁:此指新年将近。

(3)岁时:犹言节序,岁月。

(4)销:减损。

(5)旅貌:客居在外劳苦愁闷之貌。

(6)牢落:冷落,孤寂,无聊。

(7)江湖意:漂泊江湖即在异乡引起的惆怅愁绪。

全文拼音版

lóuxīnsuì
suìshíxiāomàofēngjǐngchùxiāngchóu
láoluòjiāngxīnniánshànglóu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两同心·伫立东风

〔宋代〕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

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沉醉东风·秋景

〔元代〕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渔家傲·八月秋高风历乱

〔宋代〕欧阳修

八月秋高风历乱,衰兰败芷红莲岸。皓月十分光正满。清光畔,年年常愿琼筵看。

社近愁看归去燕,江天空阔云容漫。宋玉当时情不浅。成幽怨,乡关万里危肠断。

贺新郎·寄丰真州

〔宋代〕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

河中之水歌

〔南北朝〕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

〔近代〕康有为

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霁明虹。

云垂大野鹰盘势,地展平原骏走风。

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

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唐代〕柳宗元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

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