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七夕

〔宋代〕周紫芝

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云却静,月垂钩。金针穿得喜回头。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作品简介

《鹧鸪天·七夕》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一首以七夕节为背景的婉约词作,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与人间乞巧习俗的交织描写,展现了天上人间的相思之情。词作上阕写天上相会的哀愁,下阕写人间乞巧的期盼,最后以"人倚阑干"与"天孙梳洗楼"的意境交融,将神话与现实巧妙结合。

翻译注释

翻译

银河在乌鹊桥边静静流淌,微凉的细雨洗净了秋日的天空。短暂的相逢不如长久的思念,每一次相见,都添一分离别的愁。

云散天静,弯月如钩,少女穿针乞巧,笑靥回眸。是谁倚着栏杆痴痴凝望?仿佛置身天孙织女的梳妆楼。

注释

(1)乌鹊桥:传说七夕之夜,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故称“鹊桥”。

(2)河汉:即银河,古诗文中常指天河。

(3)洗车微雨:古代有“七夕微雨为织女洗车”的说法,意指细雨似为织女降临而洒落。

(4)相逢不似长相忆:短暂的相会反不如长久的思念,因相聚后又要分离,更增伤感。

(5)金针穿得:指七夕“乞巧”习俗,女子月下穿针引线,祈求心灵手巧。

(6)天孙:即织女星,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故称“天孙”。

(7)梳洗楼:指织女在天上的居所,此处比喻人间女子仰望星空时的幻想。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
quèqiáobiānhànliúchēwēi湿shīqīngqiūxiāngféngshìzhǎngxiāngxiāngféngchóu
yúnquèjìngyuèchuígōujīnzhēn穿chuānhuítóuzhǐyīngrénlángànchù便biànshìtiānsūnshūlóu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南宋著名词人。少时家贫苦学,绍兴中始登第,官至枢密院编修。其词清丽婉约,近晏几道风格,代表作《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踏莎行·情似游丝》等,善写离愁别绪,语言精妙。著有《竹坡词》《竹坡诗话》,诗话中保存了北宋文坛珍贵史料。虽仕途不畅,但文学成就显著,其词作在南渡词人中独具特色,对南宋婉约词发展有一定影响,与吕本中、曾几等并称江西诗派后劲。

周紫芝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宋代〕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兰溪舟中

〔宋代〕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鹧鸪天·题七真洞

〔元代〕耶律楚材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鹧鸪天·送叶梦锡

〔宋代〕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鹧鸪天·和昌父

〔宋代〕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