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七夕》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一首以七夕节为背景的婉约词作,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与人间乞巧习俗的交织描写,展现了天上人间的相思之情。词作上阕写天上相会的哀愁,下阕写人间乞巧的期盼,最后以"人倚阑干"与"天孙梳洗楼"的意境交融,将神话与现实巧妙结合。
鹧鸪天·七夕
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云却静,月垂钩。金针穿得喜回头。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银河在乌鹊桥边静静流淌,微凉的细雨洗净了秋日的天空。短暂的相逢不如长久的思念,每一次相见,都添一分离别的愁。
云散天静,弯月如钩,少女穿针乞巧,笑靥回眸。是谁倚着栏杆痴痴凝望?仿佛置身天孙织女的梳妆楼。
注释
(1)乌鹊桥:传说七夕之夜,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故称“鹊桥”。
(2)河汉:即银河,古诗文中常指天河。
(3)洗车微雨:古代有“七夕微雨为织女洗车”的说法,意指细雨似为织女降临而洒落。
(4)相逢不似长相忆:短暂的相会反不如长久的思念,因相聚后又要分离,更增伤感。
(5)金针穿得:指七夕“乞巧”习俗,女子月下穿针引线,祈求心灵手巧。
(6)天孙:即织女星,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故称“天孙”。
(7)梳洗楼:指织女在天上的居所,此处比喻人间女子仰望星空时的幻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周紫芝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兰溪舟中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题七真洞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鹧鸪天·送叶梦锡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鹧鸪天·和昌父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