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暮行山中
到处萧条秋意阑,荻花枫叶已凋残。
烟凝平野山岚紫,风拂疏林日影寒。
新雪销融泥滑滑,远镫明灭路漫漫。
苍茫暮霭迷荒径,赖有星光上马鞍。
秋末暮行山中拼音版
相关诗文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其一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
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
山中题古墓
冢荒无树亦无碑,土面砖痕似灼龟。
坏道尚存翁仲守,传家知是子孙谁。
又成东海终难料,欲锢南山最可悲。
要寄此情浮世去,临流说与落花知。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山中
古松奇石水潺潺,小小茅庵一两间。
野性自知难适俗,山林僻处且偷闲。
山中
告老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
连天秋色雁已过,满槛竹声风逗寒。
对客杯盘心共醉,催人节物岁将阑。
但知适意山林去,不觉山头行路难。
大雪行三茆山中
解束悟服食,营虑结山水。
比闻三峰秀,赍欢一来此。
同云布坤维,六花漫不止。
升危滞遐踪,寓目杀高志。
真源不可往,罔蜮兼泥滓。
居凡殊所厌,还丹亦难恃。
太虚本宅无,彭殇同已矣。
安得庄生达,相与析玄理。
和柯狮山大参山中十二景·其十二·松竹别庄
茅屋鸡声隔短墙,手栽松竹看分行。
久要我自怜清韵,风入长林广乐张。
次黄山中山居韵·其一
山居无一事,所得趣何深。
阅世秋声赋,存心夜气箴。
步徐携葛杖,兴逸鼓嵇琴。
最喜疏篱下,悠然见翠岑。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一径穿云万木深,高厓曲槛昼萧森。
同心人与兰熏对,多病身逢艾节临。
自笑行踪经石滑,谁从闻性辨钟音。
年来渐识窗前草,不借菩提树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