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苦热登西楼》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写于作者贬谪永州时期,描写作者在一个酷热难忍的夏夜,半夜登楼纳凉的情景和感受,表现出心神不宁的情绪和无可名状的惆怅,锋芒直指唐王朝的虐民暴政,具有很高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全诗构思缜密,体物入神,设想奇妙,结合写实和夸张,把永州的酷热和作者的烦躁抱怨写得历历如绘,运用比兴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意蕴深长。
夏夜苦热登西楼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夏夜苦热登西楼》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柳宗元是王叔文政治集团中的一名骨干人物,所推行的永贞革新使广大百姓深受其益。改革失败后被贬徙永州,其际遇十分悲惨。就在这种逆境中,他却毅然将毁誉欢戚抛诸九霄,慨然为民呼号,写下了很多诗文,这首《夏夜苦热登西楼》为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
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
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注释
(1)苦热:为热所苦。唐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2)中夜:半夜。《书·囧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3)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撩起,披起。
(4)山泽:山林与川泽。《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5)星汉:银河。
(6)湛:清澈透明。
(7)火晶:即“火精”,日头像火一样。指夏。《晋书·天文志》上引王仲任云:“夫日,火之精也。”北周卫元嵩《元包明夷》:“晶冥炎潜。”注:“晶,日也。”
(8)燥:干燥,此为“烤干”之意。
(9)探汤汲阴井:言取阴井之水以涤热,水也变热了。探汤,取热水。汤,热水。《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阴井,阴处之井。
(10)炀灶开重扉:言开窗时如对灶火。炀灶,向灶烘烤。戴氏侗曰:“炀者,火旁烘物,以火气扬之也。”郭璞注:“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引申为焚烧。扉,窗。
(11)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 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12)彷徨:徘徊。《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
(13)亭毒:化育,养成。语出《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王弼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毕沅曰:“亭毒成熟,声义相近。”刘峻《辨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见《文选》)李周翰注:“亭、毒,均养也。”
(14)仰诉璿与玑:犹言诉于苍穹。璿玑,亦作“璇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天空北部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星。七星之名,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一至四为斗魁,五至七为斗柄。斗魁称为璇玑,斗柄称为玉衡。
(15)谅:料想,的确。
(16)姑射子:姑射山上的神女。姑射,山名,亦名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
(17)静胜:以静取胜。语出《老子》:“躁胜寒,静胜热。”
(18)希:希望,希冀。《广韵》卷一:“希,望也。”蒋之翘曰:“安能希,谓不可望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夏至日作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日登车盖亭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官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夏日题老将林亭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朴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