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保帖

〔魏晋〕王羲之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翻译注释

翻译

龙保等人身体平安,承蒙您问及,谢谢了。很想见您的舅舅一面。与他相别好久,疏隔得也太远了。

注释

(1)龙保:王羲之晚辈。

全文拼音版

lóngbǎotiē
lóngbǎoděngpíngānxièzhīshénchíjiànqīngjiùěrzhìwèijiǎn

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王羲之的诗

相关推荐

龙虎台应制

〔元代〕马祖常

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

天将山海为城堑,人倚云霞作绮罗。

周穆故惭黄竹赋,汉高空奏大风歌。

两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苍生乐至和。

龙赋

〔宋代〕王安石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龙山雪

〔明代〕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龙湖

〔明代〕袁宗道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潭右为李宏甫精舍,佛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龙井题名记

〔宋代〕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龙冈漫兴五首·其四

〔明代〕王守仁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乌,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龙冈漫兴五首·其二

〔明代〕王守仁

旅况萧条寄草堂,虚檐落日自生凉。

芳春已共烟花尽,孟夏俄惊草木长。

绝壁千寻凌杳霭,深崖六月宿冰霜。

人间不有宣尼叟,谁信申枨未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