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溪深行》是东汉政治家、军事家马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感慨武溪环境的险恶,接着进一步描述武溪水之险、深,致使鸟不敢飞渡,兽不敢走近,最后表达 对武溪毒淫的悲愤之情。全诗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情辞悲苦,格调凄凉。
武溪深行
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武溪深行》这首诗是马援率兵南征、镇压少数民族时所作,最早被收入晋崔豹《古今注》。据《后汉书》及崔豹《古今注》,马援南征时年已六十二。当时进军道路有两条:一是从壶头入,路近而水险;一是从充地入,途夷而运远。马援顾虑运输困难,为了争取时间,所以抄了近道,并且认为,这样可以“扼其喉咽,充贼自破”。然而到了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又值暑热天气,不少士卒因瘴疫而死,马援自身也染上疫疾。每当敌人升险鼓噪,马援就拖着 曳病体去观察,其部下悲慨得都流下了眼泪。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善吹笛,在攻敌失利的情况下,吹起了哀怨的笛曲,马援听到了后,感慨万千,竟随口吟出了这首诗。此诗最初的诗名为《武溪深》。此后,这首诗同样被《乐府诗集》收录,诗名变为《武溪深行》,但在正文又称:“一曰《武陵深行》。”之后的诗歌选集如《古乐府》《古乐苑》与《乐府诗集》记载一致,《古诗镜》《古诗纪》《古诗源》与《古今注》的记载一致,关于诗歌内容,上述书籍均记载一致。从篇名的异文“武溪”“武陵”可以看出,此诗的命名是依据地名而来。光绪刻本《湖南通志》也收录此诗:“《武溪深》,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
翻译注释
翻译
滔滔武溪水,湍流急且深。飞鸟不敢飞过,走兽不敢临近。哎呀,武溪你为什么这么歹毒肆淫!
注释
(1)滔滔:形容水大。
(2)武溪:指今湖南西部武陵山一带的武水。一说武溪在粤北。一作“五溪”。据《水经注》,五溪指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在湖南、贵州交界处。时称其地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武溪即潕溪。诗题由古民歌“武溪深复深”句而来。
(3)一何:何其,多么。
(4)度:越过。
(5)临:到,靠近。
(6)嗟哉:可叹。
(7)毒淫:毒气和邪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武昌阻风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其一】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其二】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其三】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武昌松风阁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