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宋代〕徐玑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作品简介

《山居》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浙东山野的美丽景色:人与鱼、鸟为邻,出入门口,常惊动巢居于柴扉上的燕子,打水也会舀入鱼儿。由于没有人事纷扰,因而“人闲”,感到“春犹静”“日更迟”,有闲暇自得、超然尘外之意。此诗意在表现山居生活的静谧萧散,侧重又在写静中之美,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涵着活泼的生机,充溢着野逸的情趣。全诗动静得宜,疏淡有致,景物富于变化,意蕴丰富、深刻。

创作背景

徐玑出生、成长并一直生活在松台山旁。松台山虽处城中,与闹市不远,却是处清幽所在。山边多古树、甘泉,人迹罕至,只有僧人、隐士在此建草堂隐居。徐玑喜欢清幽,常与隐士有交往,因此他的诗歌多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幽居山中的闲适自在的生活,给仕途失意的徐玑以精神上的安慰。《山居》此诗即为徐玑闲居松台山所作,体现了他忘却时事的淡泊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花圃在绿柳翠竹包围之中,茅屋和长满水草的池塘相接。

打开屋门,惊动了屋檐下的燕子。从池塘中取水,舀起了鱼儿。

因为地方偏僻,虽然已是春色满野,但仍然十分宁静。人闲自然感到时光过得从容不迫。

山里的鸟儿忽然停止了鸣叫,一会儿飞去,一会儿又相随人后。

注释

(1)藏:遮掩。

(2)花坞: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花圃。

(3)茅茨:茅屋的房顶。亦指茅屋。茨,用茅草或芦苇盖房子。

(4)草池:长满水草的池塘。

(5)汲水:从井里取水。这里泛指到江河湖塘打水。

(6)日更迟:感到日子更长。《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春日的白天渐渐变长了。更,一作“自”。

(7)飞起:一作“飞走”,谓飞去。

全文拼音版

shān
liǔzhúcánghuāmáojiēcǎochí
kāiménjīngyànzishuǐér
chūnyóujìngrénxiángèngchí
shānqínzhùfēiyòuxiāngsuí

作者介绍

徐玑(1162—1214),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晋江(今属福建)人,自其父时移居永嘉(今浙江温州)。历官建安主簿,龙溪丞,武当、长泰令。诗以清苦为工。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与叶适、杨万里游。亦工书法。有《二薇亭集》。

徐玑的诗

相关推荐

山坡羊·寄兴

〔元代〕乔吉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山行

〔唐代〕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兰赋

〔南北朝〕周弘让

爰有奇特之草,产于空崖之地。仰鸟路而裁通,视行踪而莫至。挺自然之高介,岂众情之服媚。宁纫结之可求,兆延伫之能洎。禀造化之均育,与卉木而齐致。入坦道而销声,屏山幽而静异。犹见识于琴台,窃逢知于绮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