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上四贤咏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分别写崔录事、成文学和郑霍两位隐士的事迹,诗人热衷于夸赞这“四贤”平直忠厚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能在仕途上“吃亏”的“老实人”的真心欣赏。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维在京城高中状元之后,被任命为太乐丞,因为伶人舞黄狮子,而黄狮子只有在皇帝主办的场合中才能使用,所以王维获罪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即济州(大致在今济宁地区)仓库管理员。王维到济州以后,写下这组诗《济上四贤咏三首》。
翻译注释
翻译
解下印绶回到乡下,这位大丈夫非常贤德!
少年时曾为侠客为人打抱不平,晚年为儒生潜心读书、教引后辈。
隐居在东山旁边,在大海边安家。
听说他已经能够和鸥鸟亲密无间地嬉戏,我好想跟他一起乘着小舟出海。
注释
(1)解印:解下印缦。谓辞免官职。
(2)东山:东晋谢安隐居处。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3)狎鸟:亲近地玩鸟。典出《列子·黄帝》:有个海民,喜欢鸥鸟,每天早上与鸥鸟嬉戏,上百的鸥鸟飞下游玩。后来他的父亲想让他捉回鸥鸟拿给自己玩弄,海民再来到海上,鸥鸟便不再飞下了。此语说明崔录事没有世俗的机诈之心。
(4)乘桴: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后以指避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
瓦瓯篷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登广武原
广武原西北,华夷此浩然。
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
远树千门邑,高樯万里船。
乡心日云暮,犹在楚城边。
初去郡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贺新郎·柳暗清波路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幺弦诉。
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苦哉行五首·其二
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
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
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生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乡国无还期,天津哭流水。
惜黄花慢·菊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