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

〔唐代〕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那画里的一棵松树就跟真的松树一样啊,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注释

(1)无:犹么,疑问词。

(2)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画松拼音版

huàsōng
huàsōngzhēnsōngshùqiědàixún
céngzàitiāntāishānshàngjiànshíqiáonánpànsānzhū

作品简介

《画松》是唐朝诗人景云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简朴的句子,不作写实的介绍,以虚写实,却顿现画中松的精妙之处。

创作背景

《画松》这是诗僧景云的一首题画诗。当时 松作为一种意象频繁的出现在山水画和人物画里,更是有单独入画的机会,反应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

作者介绍

景云(生卒年不详),唐代诗僧,活跃于玄宗时期。工于诗,尤善五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其中《画松》一诗“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等句,以独特视角写画中松树之神韵,最为后世所称道,常被历代诗话援引评析。

相关诗文

画鹰

〔唐代〕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鹘行

〔唐代〕杜甫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画石

〔唐代〕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

画工弃市

〔魏晋〕葛洪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画堂春·寄子由

〔宋代〕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