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描绘芦沟远眺景象,气象阔大;颔联写关山秋色,令人顿生诗情;颈联感叹人世茫茫,功业难成;尾联凭吊古人,大有空绝古今,壮怀激烈之概。全诗气势阔大,格调沉雄。
芦沟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当时诗人只有二十岁,他告别了江汉的家人,长途跋涉到北京应试,以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芦沟》这首诗即是诗人路过芦沟桥时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站在芦沟桥往南远望但见滚滚尘埃,秋冷霜重木落风寒惟有一片大漠涌来。
骑在瘦弱的驴背寻求天海浓郁的诗情,只见秋雨潇潇为关山的秋色增添异彩。
尘海茫茫,慨然长叹一事难成,庸人碌碌,触目堪悲尽是废才。
再也呼不回往日的英雄,我空自放歌,面对着这古今高台。
注释
(1)木脱:树叶脱落。
(2)大漠:泛指北方广阔的平原与沙漠。
(3)驴背得:据《全唐诗话》载:唐郑綮善为诗,他任宰相时,有人问他近来有无新作,他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即为此句之本。
(4)阅:经历世事。
(5)碌碌因人:碌碌:平庸。因人:依附于人。
(6)金台:即黄金台,故址在河北省东南,相传为旧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曾置千金于上,以招揽天下贤士。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问陶的诗
相关推荐
祭常山回小猎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昱爚,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玉连环影·何处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平乐·凤城春浅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鹊桥仙·沉沉戍鼓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日、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古风·齐瑟弹东吟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顾道,讵惜飞光沉。
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十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