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子衿

〔先秦〕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注释

(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2)青青: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颜色。

(3)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4)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5)纵:纵然,即使。

(6)子宁不嗣音:宁(nìng):岂,难道。嗣(sì)音:寄传音讯。嗣,接续,继续。一说通“贻”,一作“诒”,寄、送信的意思。

(7)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8)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一说为欢跃的意思。挑,亦作“佻”。

(9)城阙:古代城门左右两旁的高台,登之可以游观。

郑风·子衿拼音版

zhèngfēng··jīn
qīngqīngjīnyōuyōuxīnzòngwǎngnìngyīn
qīngqīngpèiyōuyōuzòngwǎngnìnglái
tiāozàichéngquèjiànsānyuè

作品简介

《郑风·子衿》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名篇。全诗以"青青子衿"的衣饰借代起兴,通过"悠悠我心"的绵长思念、"宁不嗣音"的娇嗔埋怨、"城阙徘徊"的焦灼等待,最终升华为"一日三秋"的时间幻觉。诗人运用"纵我-子宁"的转折句式与"挑达"的动作白描,将恋爱中女子的细腻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其"衣饰代指"的修辞手法与"情感夸张"的表达方式,成为后世闺怨诗的经典范式。

创作背景

《郑风·子衿》此诗收录于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民歌集《郑风》,约创作于公元前6世纪。汉代《毛诗序》附会为"刺学校废也",现代学者普遍认定为民间恋歌。诗中"城阙"指城门楼,是周代男女约会的公共场所。作为中国最早的"等待诗"之一,曹操《短歌行》直接化用"青青子衿"表达求贤若渴,日本《万叶集》卷十亦有"青衿之思"的仿作。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悠悠忽忽"的描写亦源于此诗意境。

相关诗文

郑风·将仲子

〔先秦〕诗经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郑风·狡童

〔先秦〕诗经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郑风·羔裘

〔先秦〕诗经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郑风·褰裳

〔先秦〕诗经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郑风·风雨

〔先秦〕诗经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叔于田

〔先秦〕诗经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郑风·有女同车

〔先秦〕诗经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郑风·丰

〔先秦〕诗经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