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狄宗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铺叙,点明秋景、送处和去处;后二句写别情,友人去后,诗人别愁不断,忽然发觉自己因为相思空过了许多凉秋时光,感到未免可惜。这首小诗虽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诗中选词用字通俗晓畅,平平淡淡。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昌龄一生乐朋好友,交游广泛,特别是在长安任校书郎其间,结识了当时荟萃于长安的许多诗人。如他与李白、高适、岑参、李颀、王之涣、王维、孟浩然、崔国辅、储光羲、常建以及狄宗亨等诗友都有交往,而且过从密切唱酬不断。诗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遇赦北返,次年归至长安,后来在东都洛阳住了一段时间。在洛阳期间,诗人为了表达对朋友狄宗亨真挚情谊,写下了《送狄宗亨》这首送别之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天表现在水清山老和蝉的鸣叫声中,洛阳的枫林如火鸣皋山上烟云笼罩。
送你离开这里我充满了不尽的忧愁,只我一人度过这凉风习习的天气又多么令人惋惜。
注释
(1)蝉:昆虫名,又叫“知了”,雄的叫声很大。
(2)洛阳:唐朝的东都,今河南,洛阳市。
(3)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项判官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送别王宣城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
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苹生。
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
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
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送唐环归敷水庄
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
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
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送董判官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送姚司法归吴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