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荇沼

〔唐代〕薛涛

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

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

作品简介

《菱荇沼》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静态地描述了池塘的风景。后两句围绕着风景题出诘问,又自答其问。由此可见诗人在对此美景的想象和描述中,蕴含着诗人期待爱情的美好愿望。此诗描写情景对比分明,思想衔接得当,描摹景物真实自然。暗蕴生活状态形象逼真,不做作。

创作背景

成都是水乡,百花潭有这样的美景。薛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写《菱荇沼》这首诗既对美景的留恋也有对爱情和友情的憧憬。

翻译注释

翻译

荇菜与水藻相互勾连着,飘浮在水面上。柳树那线一般的枝条,也横卧在临岸的清流上。

虽然现在不是春天,但时候一到,菱花就要开了。从流入小沼的溪流侧畔荡浆,可一边摘菱花,一边弄舟玩耍。

注释

(1)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水底,夏天开黄花;结椭圆形蒴果。

(2)斜牵:相互勾连缠绕。

(3)和叶:与柳叶。

(4)赏:观看。

(5)旋:表时间短。

全文拼音版

língxìngzhǎo
shuǐxìngxiéqiān绿zǎoliǔqīngliú
shíxiàngtóushǎngxuánzhāilínghuāxuánfànzhōu

作者介绍

薛涛(约768—832),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薛涛的诗

相关推荐

山园小梅·其二

〔宋代〕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著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宋代〕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周颂·桓

〔先秦〕诗经

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吾庐记

〔明代〕魏禧

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其少衰乎!其将怀安也。”

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

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耎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夫若是者,吾所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季子为余言,渡海时舟中人眩怖不敢起,独起视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一首。兵变,阖而坐,作《海南道中诗》三十首。余乃笑吾幸不忧恐泣下也。

庐既成,易堂诸子,自伯兄而下皆有诗,四方之士闻者,咸以诗来会,而余为之记。

秋思

〔唐代〕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