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梅

〔唐代〕王建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作品简介

《塞上梅》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边塞孤梅为意象,抒写征戍之苦与边地荒凉。首联“天山路傍一株梅”点出边塞梅树的孤独境遇;颔联“昭君已殁汉使回”化用王昭君典故,暗示和亲政策失败后战事依旧;颈联“日夜风吹满陇头”以风沙陇水为衬,展现边梅的顽强生命力;尾联“此花若近长安路”通过长安与边塞的对比,深化了戍边将士被遗忘的悲凉主题。全诗语言质朴劲健,意境苍茫辽阔,在咏物中寄寓深沉的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

《塞上梅》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西北边患不断,戍边将士长期征战。王建曾任陕州司马,对边塞生活有深切了解。诗中“天山路”实指西北边陲要道,“昭君已殁”暗指历代和亲政策未能根本解决边患。“前后征人惟系马”的描写,既展现边梅实际功用——供征人系马歇息,更隐喻戍边将士如孤梅般在荒凉环境中坚守的命运,反映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天山路旁边的一棵梅花,年年花开花落于黄云之下。

昭君已死,汉朝使者回归,古往今来的征人只有拴马才略驻足。

日夜风吹,梅花飘满了整个陇头,还随着陇水东西漂流。

这花如果生长在长安的道路旁,早就被豪贵据为己有,青年人想攀折花枝也不可能了。

注释

(1)殁:死。

(2)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3)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全文拼音版

sāishàngméi
tiānshānbàngzhūméiniánniánhuāhuángyúnxià
zhāojūnhàn使shǐhuíqiánhòuzhēngrénwéi
fēngchuīmǎnlǒngtóuháisuílǒngshuǐdōng西liú
huāruòjìnzhǎngānjiǔniánshǎopānchù

作者介绍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相关推荐

塞上

〔唐代〕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塞下曲·其六

〔唐代〕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将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