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别流人》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与被流放的友人在黄鹤楼下离别的场景,抒发了对自身远离家乡的漂泊生涯和友人获罪被贬的不幸遭际的凄凉之感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整首诗语言明白如话,不失工整,用词考究,是一首饱含真情的送别诗。
江上别流人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离乡赴吴越一带漫游,开元二十一年(733)返回襄阳,前后达四年,所以诗中自称“越乡客”。《江上别流人》这首诗当作于返回襄阳途经武昌时,是孟浩然在黄鹤楼送别被贬的友人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本是一个远离故土、漂泊他乡的旅人,却在此遇见了你这位被贬谪流放的朋友。
我们一同在黄鹤楼上眺望,转眼间却各自分飞,你流落到了遥远荒凉的苍梧之地。
驿站的使者乘云而去,带走了你离去的消息,而我乘坐着帆船沿着水流继续前行。
不知从此刻分别后,我们何时能再次相见,何时能再次握住彼此的手,共叙旧情。
注释
(1)流人:有罪被流放到荒远之地的人。
(2)越乡客:离开家乡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3)谪居者:因过错降职而被贬到远地的官吏。
(4)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上,传说古代有仙人乘黄鹤过此,故名。
(5)苍梧野:《礼记·檀弓》:“舜葬于苍梧之野。”苍梧,即九疑山,在湖南东南靠近广西边界。此处当指湖南、广西交界一带,为友人谪居之地。古代这里荒野偏僻,是流放罪人和贬谪官吏的地方。
(6)驿使:此处指投递谪官文书的使者。
(7)乘云:驾云。言其轻松飘逸。
(8)沿溜:犹沿流,指顺流而下。
(9)袂:衣袖。
(10)把:执,握。“把袂”犹会面之意。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江神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鹊声迎客到庭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江城夜泊寄所思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