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寻梅》是元曲作家乔吉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先写寻梅的艰难,接写意外发现梅,最后写与梅别后的怀念。全曲采取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却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失意心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运用白话,自然而精巧,是其所长。
水仙子·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乔吉一生不曾显达,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其作品内容也因此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厌世的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会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水仙子·寻梅》这首曲子就是作者这种心理的折射反映。
翻译注释
翻译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注释
(1)几村庄:谓走过不少村庄。
(2)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3)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
(4)缟袂绡裳:形容梅花风姿绰约的神态。缟袂,白绢做的衣袖。缟,白色的绢。绡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绡,生丝织成的薄绸。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5)酒醒寒惊梦:意谓醉卧梅树下因寒气侵袭而惊醒。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天寒日暮,醉憩酒店旁,梦遇一淡妆素服的女子与之共饮为乐。酒醒后发觉自己宿于梅花树下,始悟所梦乃梅花仙子。
(6)笛凄春断肠:指笛声引起惆怅感伤,因古笛曲有《梅花落》之故。
(7)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此处化用宋代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用以传达梅花的风貌和神韵。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乔吉的诗
相关推荐
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水仙子·瓦匠
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
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麋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水仙子·乐闲
铁衣披雪紫金关,彩笔题花白玉栏,渔舟棹月黄芦岸。几般儿君试拣;立功名只不如闲。
李翰林身何在,许将军血未干,播高风千古严滩。
水仙子·自足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水仙子·归兴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难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
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天长。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
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鸟知还!
水仙子·展转秋思京门赋
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散人初定,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天明。巉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水仙子·喻纸鸢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