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两句作者以战国时期的穰侯自比,后两句是作者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全诗生动地反映了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作者苦闷不安的心情,颇有自嘲的意味。
偶书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
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驾崩,王安石变法失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一派旧党上台执政。从此全面废除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所以王安石的日子变得备受煎熬,时常担心会有政敌向皇帝进谗言毁谤自己。
翻译注释
翻译
战国时,秦国大臣穰候魏冉独断秦国的国政,他常常惧怕各诸侯国的说客来秦国。
我晚年也占据了一小块地方,每逢有车马来,就会担心朝廷中有什么坏消息传来。
注释
(1)穰侯:即魏冉,战国时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后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
(2)擅:专断,独揽。
(3)关中事:指秦国国政。
(4)诸侯客子:诸侯的说客。
(5)专:专断、占据。
(6)一壑:指作者晚年的住所。壑,坑谷,深沟。
(7)惊猜:指担心朝廷中有什么坏消息传来。
全文拼音版
偶书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
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偶题三首·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偶题三首·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偶题三首·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偶书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偶得一雌白兔有赋·其一
茕茕一兔自东西,欲舐雄毫不得齐。
火伴谁知木兰女,故人应念窦玄妻。
瑶光易得星精散,金色难从月魄栖。
赤眼迷离休乱顾,深凭捣药就刀圭。
偶然作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