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宋代〕柳永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作品简介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词中展示了平阳府中的宴饮之乐,歌舞之乡,歌妓佐酒,男女杂处,豪饮狂歌,也隐含着词人伤景怀人之意。末尾之处抓住一个有意味的细节,使全词皆活。

创作背景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此词为词人游览平阳府(现今之山西临汾一带)时所作。在平阳府词人受到当地某权贵的接待,主人竭尽铺排,在接待当夜招请当地数名名妓陪酒。此次夜宴使参与酒宴之人尽皆大醉,醉后不免酒后失态,其中一人竟然借酒遍戏妓女,丑态百出。词人对此并无批评责备之意,反而以此入词,作为风流韵事而传播搏笑。但却客观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之腐败,豪贵之人生活的奢侈和无耻。

翻译注释

翻译

安闲的在平阳府某权贵家里夜饮,重新添了些蜡烛,接着又呼唤来年轻貌美的姑娘。姑娘们的笑容难以禁止。美艳的舞蹈和歌曲一首接一首,没有间断,保准打算把天当作房屋的盖,把地当作床。

酒杯中的酒都快要溢出来了,还没有到夜深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喝得大醉,在参与酒宴的人当中有个风流的人,偷偷地到灯光照射不到的幽暗之处,将两行姑娘撩拨一遍。

注释

(1)厌厌:安闲的样子。

(2)银烛:此借以喻明亮之灯光。

(3)巧笑:《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幕天席地: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5)金蕉叶:酒器名。

(6)金波:美酒名,亦泛指酒。

(7)更阑:更深夜尽。

(8)珠翠:妇人饰物,此处指美人。

全文拼音版

jīnjiāo··yānyānyǐnpíngyáng
yānyānyǐnpíngyángtiānyínzhúxuánjiāqiǎoxiàonánjìnyànjiànshēngxiāngzhǔntiān
jīnjiāofànjīnwèigēnglánjìnkuángzuìjiùzhōngyǒufēngliúànxiàngdēngguāngnǎobiànliǎnghángzhūcuì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的诗

相关推荐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踏莎行·初春

〔清代〕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妾薄命二首·其一

〔宋代〕陈师道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临江仙·寄德新丈

〔金代〕元好问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买田何日遂归休。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故人多在玉溪头。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望江南·暮春

〔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