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桂》是吴文英咏物词中人花互喻的朦胧杰作。上阕以“曲角深帘”的幽邃空间囚禁桂花芳魂,“玉骨愁黄”既写花蕊萎谢又暗喻美人迟暮,“偏占一秋香”在妒羡交织中突显其孤绝地位。下阕“夜气清时”“晓光分处”构建昼夜轮回的密闭时空,结句“月中孀”将桂花与嫦娥意象叠合,在银辉素影间凝固成永恒的寂寞图腾,展现梦窗词“如唐贤李贺”的凄艳之境。
浣溪沙·桂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桂》此词应作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吴文英寄居苏州幕府时期。词中“洞房”非指新婚,而是深幽内室,暗喻词人长期作为门客的困守状态。“月中孀”既呼应苏轼“月中应有桂花开”的诗境,更渗透着对已逝姬人(集中多次出现的“杭妾”)的悼念,在咏物外壳下包裹着爱情与仕途的双重失意,折射出晚宋文人“桂花香冷不成眠”的集体无意识。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弯曲的小径尽头,那里的桂树仿佛幽静洞房中的新娘,半遮半掩。它似乎在忧虑,洁白的花朵容易泛黄,就像青春易逝,美丽难留。在这金秋时节,唯有桂花独自绽放,香气弥漫整个秋天,独占这份秋日的荣耀。
夜晚清新的空气悄悄靠近枕旁,少妇心中愁绪万千,难以入眠。晨光初现,她仍未开窗起身。这样的生活,就像是月宫中的嫦娥,孤独又寂寞。
注释
(1)孀:丧偶的妇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浣溪沙·旅情
畏路风波不自难,绳床聊借一宵安,鸡鸣风雨曙光寒。
秋草黄迷前人渡,夕阳红入隔江山。人生何事马蹄间?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沉沉。
浣溪沙·兰沐初休曲槛前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浣溪沙·忆旧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
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