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昌宫词

〔唐代〕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敧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作品简介

《连昌宫词》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这首诗通过一个老人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反映了唐朝自唐玄宗时期至唐宪宗时期的兴衰历程,探索了安史之乱前后朝政治乱的缘由,表现了人民对再现升平、重开盛世的向往和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强烈愿望。此诗语言丰富,形象鲜明,叙事生动,笔触细腻,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长诗名篇之一。

创作背景

《连昌宫词》此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年),一说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元稹在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州)任司马。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迅速由盛而衰。唐宪宗时改革朝政,有一些中兴气象。元和十二年冬天,朝廷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国内暂告安定。诗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对宫廷生活颇为了解,贬官到下层,又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生活和吸取了民间传闻,思想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

又有墙头碧桃,红色的花瓣被风纷纷吹落。

住在连昌宫旁的老人向我哭诉,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

唐玄宗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

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

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

当时刚刚过了大寒食而到了小寒食,城里的店舍都不见炊烟,只有宫边的树木翠绿如常。

夜半月亮升得很高了,宫中传出了琴弦的鸣声,原来是贺怀志压场的琵琶声。

高力士传唤寻找名倡念奴,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

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

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满眼春意,充满娇气,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

来到宫中刚刚歌唱一声,邠王李承宁随即吹管笛与之相和。

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

吹笛少年李谟靠着宫墙,偷学了许多新曲子。

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

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

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

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

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宫门久闭。

听来来往往的少年说起长安,知道了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

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

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

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

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

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鸟儿啄着挂在檐棱间的铃铎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

玄宗皇帝偏爱靠近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近台阶斜坡。

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

寝殿相连的端正楼,杨贵妃在楼上梳洗。

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

我把宫中遗迹指示给人看却因此伤心痛哭,退出宫门时眼泪还不断地流淌。

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我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心里也禁不住悲伤,问道:“是谁开创了太平盛世,又是谁招致这一混乱局面呢?”

老人说:“乡野老人哪能分辨得出呢?我就把耳闻目见的事情跟你说说吧。

姚崇、宋璟作宰相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

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

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

开元末年姚崇、宋璟相继逝世,朝廷渐渐信任听从杨贵妃。

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

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

当时弄权宰相名字记不得了,依稀记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持续了五十年。

当今皇帝圣明,丞相裴度贤明,诏书刚下,便平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

官军又攻克了叛乱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贼又除,天下安宁。

我年年耕种宫前道路旁的土地,现在乱世既平,为迎接皇帝出巡,今年就不叫子孙在宫前耕种了。

老人这样做的意思是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希望皇帝努力于国家大计,不要再起战争杀伐。

注释

(1)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

(2)森似束:指竹子丛密,如同扎成一束束的。森,森森然,密貌。

(3)千叶桃:碧桃。

(4)小年:年少时。

(5)望仙楼:本在华清宫,此是作者的想象。

(6)炫转荧煌:光彩闪烁。

(7)备言:说尽。

(8)寒食: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唐俗在寒食节到清明节期间禁火,共三天。一百六即是指寒食节的第二天。

(9)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

(10)六:应作五。

(11)贺老:指玄宗时以善弹琵琶闻名的一个艺人,名贺怀智。

(12)诸郎:侍卫或其他艺人。

(13)特敕:因禁火,故特许燃烛。

(14)掠削:稍稍理一下。

(15)旋装束:马上就装束停当。

(16)九天:宫中。

(17)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排行二十五。

(18)吹管逐:即吹管伴奏意。

(19)逡巡:指节拍舒缓貌。

(20)大遍:相当于“一整套(曲子)”的意思。

(21)凉州:曲调名。

(22)彻:完了,终了。

(23)轰录续:陆续演奏。

(24)大驾:皇帝的车驾。

(25)队仗:仪仗队。

(26)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三姐姐。为玄宗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

(27)斗风:形容车行快。

(28)东都破:指安禄山占洛阳。安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二月占洛阳,此是约言之。

(29)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

(30)供顿:即供应。

(31)两京:指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

(32)六:应作五。

(33)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34)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35)六:应作五。

(36)玄武楼:唐德宗时建。

(37)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38)斫:砍。

(39)栉比:像梳齿一样紧挨在一起。

(40)文窗:雕有花纹的窗子。

(41)窈窕:深貌。

(42)花钿:金属花片,妇女饰物。

(43)风筝:此指一种檐鸣器。

(44)衙:正门。

(45)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46)指似:同指示。

(47)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48)燮理:调和。

(49)阴阳:代指社会秩序。

(50)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51)杨与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52)庙谟:朝廷大计。

(53)吴蜀平:指平江南的李奇与蜀中的刘辟。

(54)深望幸:深深希望皇帝临幸东都。

全文拼音版

liánchānggōng
liánchānggōngzhōngmǎngōngzhúsuìjiǔrénsēnshìshù
yòuyǒuqiángtóuqiāntáofēngdòngluòhuāhóng
gōngbiānlǎowēngwèixiǎoniánjìnshícéngyīn
shànghuángzhèngzàiwàngxiānlóutàizhēntóngpínglángàn
lóushànglóuqiánjǐnzhūcuìxuànzhuǎnyínghuángzhàotiān
guīláimèngchīxiábèiyángōngshì
chūguòhánshíbǎiliùdiànshěyāngōngshù绿
bànyuègāoxiánsuǒmínglǎodìngchǎng
shìchuánniànniànqiánbànzhūláng宿
yòuliáncuīchìjiēzhōngránzhú
chūnjiāomǎnyǎnshuìhóngxiāolüèxuēyúnhuánxuánzhuāngshù
fēishàngjiǔtiānshēngèrshílángchuīguǎnzhú
qūnxúnbiànliángzhōuchèguīhōng
bànggōngqiángtōuxīnfānshùbān
píngmíngjiàxínggōngwànrénzhōng
bǎiguānduìzhàngxuēyángshìzhūchēdòufēng
míngniánshíyuèdōngdōuyóucúnshānguò
lìnggōngdùngǎncángwànxìngshēnglèiqiánduò
liǎngjīngdìnghòuliùniánquèxúnjiāshěxínggōngqián
zhuāngyuánshāojǐnyǒujǐngxínggōngménshùwǎnrán
ěrhòuxiāngchuánliùhuángdàogōngménjiǔ
wǎngláiniánshǎoshuōzhǎngānxuánlóuchénghuāèfèi
niánchì使shǐyīnzhuózhúǒuzhíménkāizànxiāngzhú
jīngzhēnzhìsāichítángjiāochīyuánshù
xièqīngshàngzàiwénchuāngyǎotiǎoshāyóu绿
chénmáifěnjiùhuādiànzhuófēngzhēngsuìzhū
shànghuángpiānàilínhuāránlínjiēxié
shéchūyàncháopándòugǒngjūnshēngxiāngànzhèngdāng
qǐn殿diànxiāngliánduānzhènglóutàizhēnshūlóushàngtóu
chénguāngwèichūliányǐnghēizhìjīnfǎnguàshāngōu
zhǐshìbàngrényīntòngquèchūgōngménlèixiāng
cónghòuháiménshàngmén
wénxīnbēitàipíngshuízhìluànzhěshuí
wēngyánfēnbiéěrwényǎnjiànwèijūnshuō
yáochóngsòngjǐngzuòxiānggōngquànjiànshànghuángyánqiè
xièyīnyángshǔfēngdiàozhōngwàibīngróng
zhǎngguānqīngpíngtàishǒuhǎojiǎnxuǎnjiēyányóuxiānggōng
kāiyuánzhīyáosòngcháotíngjiànjiànyóufēizi
shāngōngyǎngzuòérguóguóménqiánnàoshì
nòngquánzǎixiāngmíngyáng
miàodiāndàohǎiyáoshíniánláizuòchuāngwěi
jīnhuángshénshèngchéngxiāngmíngzhàoshūcáixiàshǔpíng
guānjūnyòuhuái西zéizéichútiānxiàníng
niánniángēngzhǒnggōngqiándàojīnniánqiǎnzisūngēng
lǎowēngshēnwàngxìngmiàomóuxiūyòngbīng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其诗题材广泛,代表作《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深情隽永,《遣悲怀》三首悼亡诗感人至深。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诗风既有时事讽喻的犀利,又有言情悼亡的缠绵,传奇《莺莺传》更开创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元稹的诗

相关推荐

早发武连驿忆弟

〔清代〕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解连环·孤雁

〔宋代〕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蝶恋花·连岭去天知几尺

〔近代〕王国维

连岭去天知几尺,岭上秦关,关上元时阕。谁信京华尘里客,独来绝塞看明月。

如此高寒真欲绝,眼底千山,一半溶溶白。小立西风吹素帻,人间几度生华发。

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鲁连台

〔清代〕屈大均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唐代〕柳宗元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輶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平生负国谴,骸骨非敢私。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宴清都·连理海棠

〔宋代〕吴文英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