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咏》是清代诗人金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说在同一村子里溪水流淌、溪花盛开,但生长在同一村子里的东施与西施差距甚远;后两句说东施最大的错误是事事模仿西施,反而令自己更加丑陋了。诗人在这里借咏西施批评当时诗坛上东施效颦式地一味摹拟的风气,缺乏创造精神。此诗借典论理,用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批评诗坛上复古摹拟的诗风,笔调轻松洒脱,寓锋芒于叙议之中,似褒似贬,似赞似讽,富有幽默感。
西施咏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
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施咏》此诗是作者借东施效颦的典故表达诗学见解而作。清朝中期,由于沈德潜等人的诗论主张,迎合了当时盛炽的考据学风,引导文人钻入考据之中、故纸堆中,把诗歌创作当作堆垛学问的工具,使诗歌创作远离现实,丧失了文学独创性的特色。以致于在清朝晚期的诗坛上更是一味复古摹拟的风气。金和深感于此,因此他借咏西施提出批评,鼓励人们求真求实求自己的风格,独创新路,不要学东施效颦。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样住在溪边,一样欣赏春花。一样是豆蔻年华的东施女,却徒让徐西施占尽了风光。
东施未必不娇嫩不美丽,错就错无病呻吟,学人病态,弄得贻笑大方了。
注释
(1)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用范蠡计谋,用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成为吴王的宠妃,自此,吴王沉缅女色,荒废政事,终为越人所征服。
(2)溪水:西施故里苎萝乡的浣纱溪。
(3)东施:传说中的女子名。《太平寰宇记》载:浙江诸暨县苎萝山下有施姓两村,西村女为西施,人称美女;东村女为东施,人称丑女。
(4)让:不及,逊色。
(5)入宫人:指西施。
(6)错绝:大错特错。
(7)效颦:《庄子·外篇·天运》载,美女西施因心口痛,经常按着胸口,皱着眉头,邻居中一丑女见了觉得很美,也学起这个样子,结果反倒增加了她的丑相。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金和的诗
相关推荐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西江月·红蓼花繁映月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咏梅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西溪
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盦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唐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