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道中》是清代程恩泽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说重过邳州所见景象;颔联用以人喻景的手法续写途中所见之景;颈联抒发感慨;尾联则发出了失意的喟叹。诗作感情真挚,写法独特,新人耳目。
邳州道中
十六年来此重过,石梁全圮水增波。
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但使耕桑欢畎亩,不劳词赋动关河。
行踪已踏天涯半,岂料羸骖困碾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邳州道中》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大约写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诗人再次经过江苏邳县途中所见的萧条衰败景象,引发了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并为晚年无所作为而发出慨叹。
翻译注释
翻译
十六年以后我再次在这里经过,目睹的是石桥倒塌、水卷巨波。
凋零的树木像客人稀疏的鬓发,道路如人心一样坎坎坷坷。
我只想安居家乡快活务农,又何苦要写诗作赋四处奔波。
我的行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哪想到仍像一头瘦弱牲口般困守在碾房。
注释
(1)石梁:石桥,这里指圮桥。
(2)圮:倒塌。
(3)水增波:即水波增。水波:水的波浪,这里指水。
(4)客鬓:旅人的鬓发。
(5)凋疏:零落稀疏。
(6)坎廪:也作“坎壈”,坎坷不平。
(7)但:只,只要。
(8)耕桑:耕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生产。
(9)畎亩:田地,田野。引申指民间。
(10)关河:关山河阻,比喻艰难的旅途。
(11)行踪:行动的踪迹。
(12)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13)岂料:怎能料到。
(14)羸骖:瘦弱的马。
(15)碾窝:即碾房,碾谷磨面的屋子或作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程恩泽的诗
相关推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留客住·鹧鸪
瘴云苦。遍五溪、沙明水碧,声声不断,只劝行人休去。行人今古如织,正复何事,关卿频寄语。空祠废驿,便征衫湿尽,马蹄难驻。
风更雨。一发中原,杳无望处。万里炎荒,遮莫摧残毛羽。记否越王春殿,宫女如花,秪今惟剩汝。子规声续,想江深月黑,低头臣甫。
红豆词四首·其一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煎盐绝句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丑奴儿慢·春日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立春
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春盘节物新。
独酌三杯愁对影,例添一岁老催人。
菊芽冒土如争出,柳色摇村已渐匀。
身是兰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