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门寺阁

〔唐代〕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作品简介

《宿云门寺阁》是唐代文学家孙逖夜宿在云门寺时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以浪漫的笔调写出诗人夜宿云门寺的感受。首联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点出云门寺的所在,并写出其环境氛围;颔联写诗人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颈联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尾联写入梦后的情景。全诗章法严谨,从时间上看,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从空间上看,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实境写到虚境,全力衬托寺院的高古,结构上颇见匠心。

创作背景

云门寺是一个隐居之地。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从杜甫诗“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来看,此寺是盛唐时期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盛唐文儒孙逖曾夜宿此寺,《宿云门寺阁》此诗即为诗人在旅途中夜宿寺阁有感而作,其具体作年未详。

翻译注释

翻译

云门寺阁坐落在东山脚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点起油灯见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卷起帘幔想五湖的清秋。

留存的古老壁画上只剩鸿雁在,纱窗上点缀着闪烁的星群。

怀疑地势高峻天路已近,在梦中和白云一起遨游。

注释

(1)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云门寺阁,诗人夜宿之处。

(2)东山:云门山的别名。

(3)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

(4)千嶂: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

(5)卷幔:卷起帐幕或帘子。

(6)五湖:太湖的别名。

(7)画壁:绘有图画的墙壁。

(8)馀:留存。一作“飞”。

(9)纱窗:糊有细密纱网的窗子。

(10)斗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此处形容云门寺之高。

(11)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全文拼音版

宿yúnmén
xiāngdōngshānxiàyānhuāxiàngwàiyōu
xuándēngqiānzhàngjuǎnmànqiū
huà鸿hóngyànshāchuāng宿dǒuniú
gèngtiānjìnmèngbáiyúnyóu

作者介绍

孙逖(696—761),字子成,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县﹚人。天资聪敏,自幼能文。十五岁时,雍州长史崔日用令其作赋,孙逖挥笔成文,理趣不凡,崔日用见之惊叹。孙逖因而受到推举,唐玄宗亲至洛阳城门相见,深得器重,历任中书舍人、典诏诰、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官职。卒赠尚书右仆射。《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孙逖的诗

相关推荐

宿澄上人院

〔唐代〕卢纶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宿芥塘佛祠

〔宋代〕贺铸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宿范氏水阁

〔宋代〕洪朋

枕水凿疏棂,云扉夜不扃。

滩声连地籁,林影乱天星。

人净鱼频跃,秋高露欲零。

何妨呼我友,乘月与扬舲。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代〕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